【本報台北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周身體活動量至少做到中度有氧運動一百五十分鐘,但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高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三的國人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標準,沒時間做運動是最常見的藉口。為鼓勵民眾隨時隨地找時間運動,國健署邀請韻律體操國手「體育妖精」宋語涵及籃球國手林正現場示範5招式「宅運動」。
運動可提升肺活量、避免肥胖,增加氧氣消耗及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三高風險,賈淑麗說,運動不足是排行第四名致命隱形殺手;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院院長湯文慈說,每天運動三十分鐘,其實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分階段執行積少成多,運動效果一樣好。
湯文慈表示,很多為了打拚而忘記運動重要性的三十至四十歲上班族,誤以為退休後在運動還來得及,事實上,四十歲以前是存股本及保留肌肉抗老化的黃金時期,研究指出,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防護力,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就能在家達到運動效果。
.居家協調訓練─推推球運動:爸爸和小朋友一起推著彈力球走,訓練小朋友的大肌肉群及手部肌肉與身體的協調性。
.居家爆發力與協調訓練─反向跳運動:親子一起玩雙人反向跳,可以訓練雙腳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還可以互相挑戰,提升運動的樂趣。
.居家肌力訓練─深蹲運動: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以親子一起做。
.居家心肺及肌耐力訓練─跑步機: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以訓練下肢肌群為主,核心為輔,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
.居家下肢肌耐力訓練─坐式健身車:左右手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只要兩瓶礦泉水,運動六分鐘,消耗約三十二卡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