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民健保財務赤字隱憂,一部分可能與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有關。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國人年平均就醫十五次,但去年高達三點五萬人就醫次數超過九十次,其中四成的就醫次數分布於家醫科、內科與耳鼻喉科。對照國內今年首季因疫情就醫人次銳減五百萬人次,顯示過去民眾可能有些不必要的就醫情形。
健保數據顯示,二○一七年高診次患者(年就醫逾九十次)的人數有四點五萬人、花費健保約四十點五億元,後續兩年下降,二○一八年與二○一九年的高診次患者人數分別為三點四萬人與三點五萬人,花費健保約三十至三十一億元。其中已排除持重大傷病卡、精神科確診者以及年逾八十歲的患者。
去年度的高診次患者就醫科別前三名為家醫科、內科與耳鼻喉科,家醫科的高診次患者就診數為七十六萬次、內科為四十六萬次、耳鼻喉科為三十四萬次,占總就醫人次三百七十八萬次的百分之四十一點三。高診次患者中的女性占百分之五十六,各年齡層都有,其中六十五歲至六十九歲者占百分之十八點一七為最高。
其中一名四十三歲女性年就診四百六十六次,足跡遍布各級醫療院所,共花費健保約四十七點六萬元。
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今年度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一到三月的西醫、牙醫與中醫門診就診人次比去年同期少五百三十三點四萬人次;今年四月則比去年同期少五百一十六萬人次。
李純馥說,這個現象的原因複雜,部分顯示過去民眾可能有不必要的就醫情形,但也可能有需要就醫卻因疫情不敢就醫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