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參天宮藝文館展出雲監受刑人作品
圖/鍾秉諺
文/鍾秉諺
雲林縣四湖鄉的參天宮,經常有熱鬧的陣頭表演、鞭炮聲喧天,各地踴躍前來的進香團,顯現信眾對主神關聖帝君的尊崇。後來設立的參天藝文館,也為這座關帝廟,增添不一樣的面貌。
四湖參天宮於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啟用參天藝文館,提供四湖鄉一個藝文展演的場所,已舉辦多次展覽。今年初,更和雲林監獄、華山基金會合作「參天藝文、獄見公益」書法聯展暨義賣活動,由雲林監獄書法班受刑人捐出作品義賣,所得都捐贈給華山基金會照顧地方孤老。
展覽期間,進到參天宮右側的參天藝文館內,常見到香客們也走進這裡觀賞。右方的牆邊,張貼一張宣傳的海報;桌上,並黏附兩位雲監書法班受刑人的親筆感言。繼續向前走讀,除了能欣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節錄華嚴經」等書法作品,館內還展示照片、畫作、手拉坏……沿著牆面,一件一件圍繞在整個展間。
據《四湖參天宮史略》所載,參天宮歷來有多方政要匾額,是肯定廟方對社會公益的付出,例如:「弘教行善」(李登輝)、「造福桑梓」(連戰)、「普濟群生」(宋楚瑜),如今這公益性的藝文聯展可說更符合匾額的讚揚。
公開展示受刑人的作品,讓受刑人有重新被社會大眾肯定的機會;一些作品能順利義賣出去,也能夠幫助在地的弱勢長輩。參觀時,也發現「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書法為數最多,有些還點綴了觀音菩薩的畫像,徜徉其中,彷彿感染了觀音菩薩慈悲的願力;加上周圍牆面的照片,全部是華山基金會訪視孤老的活動,看見這麼多長輩的老病殘窮,參觀的人即使沒有義買捐款,從藝文館走出來的時候,相信也都生發了想要幫助別人的念頭。
關聖帝君本是威武、正氣凜然的形象,參天宮的善行,流露關帝信仰「柔軟」的一面。當民眾到此參拜,不只親近了關聖帝君的忠義,還能感受廟方對當代社會的慈悲,願意回饋。
期盼這座香火鼎盛的關帝廟,未來持續推廣像這樣的藝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