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一名二十五歲男性右腳踩到鐵釘,三個月後,足踝走路依舊脹痛,就醫發現骨頭竟遭感染,骨頭已經被侵蝕了一個洞。細菌培養發現,是相當罕見的克雷白桿菌,所幸及時處理,遏止了其他器官的轉移感染。
北市醫和平院區骨科醫師林建中指出,很多人都有被鐵釘刺到的經驗,傷口感染約十天左右就會痊癒,但有些人因為這類較深的傷口,而造成骨頭感染,細菌入侵骨頭,造成骨髓炎。
林建中說,因傷口引發骨髓炎,通常是免疫力較低者,遇上較強的細菌毒性,加上傷口未保持乾燥。
上述患者雖然一踩到釘子,就到急診治療,服用了三天的抗生素,但受傷二個月內,腳底傷口踩地板時還是會痛,後來右足踝走路後就腫脹,因而到骨科就診。
剛開始進行X光檢查,右足及足踝都沒有異狀,服用止痛藥也無法消除症狀,直到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腳底有膿聚集,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發現距骨已經被細菌侵蝕了約零點八公分,且與踝關節相通。
醫師表示,骨髓炎最常見的感染菌種,是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但這位患者培養出來的,竟是克雷白桿菌。克雷白桿菌是院內感染相當常見的菌種,但目前尚未見因克雷白桿菌造成骨髓炎的個案發表。他說,克雷白桿菌普遍存在於水中、土壤、植物,因為有一、三型纖毛,因此可輕易的附著,一但遭感染,可能轉移到全身器官。
患者接受二次手術治療,加上六周的經血液抗生素治療,以及三個月口服抗生素治療才痊癒。
醫師呼籲,被鐵釘刺傷,應謹慎處理傷口,一定要及時把傷口清潔乾淨,並保持乾燥。若傷口很深,一定要讓醫師探查傷口並做局部清創手術,傷口癒合之前,一定要保持清潔乾燥,不能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