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地震教育園區 記錄百年大震 重回時空場域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2020.05.25 語音朗讀 35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921地震教育園區,位於台中市光復國中校區內。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影像館記錄「921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影像館」展出的921地震史料和照片。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光復國中毀損教室以壓克力、桁 架與膜結構補強保存。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陳依民介紹毀損教室北棟遺址。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防災教育館內的各國海嘯警報 器。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大武氣象站的威嚇式地震儀放置在日治工藝的木製隔間內。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地震造成光復國中操場跑道抬升2.5公尺,由鋼柱、鋼索及頂篷遮蔽保存。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地震工程教育館,可透過互動式模具,體驗地震知識。圖╱921地震教育園區圓弧形的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圖╱921地震教育園區光復國中倒塌的北棟教室,成 為亞洲區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 能力認證(MRT)考場。圖╱台中市消防局搜救犬隊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921地震被稱為「台灣百年大震」,台中市光復國中校舍倒塌、操場跑道隆起,被完整保留下來,並設置為「921地震教育園區」,成為地震教育的活教材,也是民眾認識地震、了解耐震建築的教育場域。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台灣中部發生芮氏規模7.3強烈地震,造成慘重傷亡,為記錄地震史實,政府於2004年在光復國中震災遺址,設置「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車籠埔斷層錯動所引發的地貌劇烈變動。921地震教育園區科長陳依民表示,921地震屬於逆斷層型地震,由車籠埔斷層錯動所引發,在地表造成一條85公里的破裂帶,不論是破裂長度或垂直落差高度,都是難得一見的地質奇觀。陳依民指出,「921地震教育園區」隸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完整保存斷層錯動切過校園運動場時,跑道地面推擠抬升、教室毀損倒塌、校旁乾溪河床隆起等原貌,除了遺址保存外,並有自然科學、人文、歷史紀錄等不同面向的展示。園區內共有5個展示館,分別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地震工程教育館」、「影像館」、「防災教育館」和「重建記錄館」,民眾在園區內可以看到斷層造成地貌變動的現象,包括瞬間隆起的跑道、毀壞的教室、倒塌的梁柱等。影像館影像館原為光復國中活動中心,經再利用後,從人文、社會與歷史角度,集結921地震史料、照片及影音資料等,呈現國內外救災的努力,以及重建期間患難與共的精神,展現人民從廢墟中站起來的力量。影像館內有大地劇場、互動式影像展示等,以情境式影片,配合地震平台運作,模擬921地震時的天搖地動,讓參觀者感受強烈的震撼,也了解地震預警系統及智慧防災科技的整合與運用。車籠埔斷層保存館陳依民表示,圓弧形的「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全館沒有梁柱,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成,線性構成「針線情」的特色與張力,隱喻縫合和撫平大地傷口。「車籠埔斷層保存館」曾獲2004年遠東建築獎入圍、2004年台灣建築獎、2006年第3屆WA中國建築首獎。入口處的巨型地球儀及地球內部模型,讓民眾了解地球內部的奧祕,以及板塊運動造成地震發生的原因。民眾可在「目擊車籠埔斷層」的地底剖面,了解為何光復國中操場跑道會被抬升2.5公尺,並可動手操作地震儀、斷層模式、地震級數測試,從中認識地球與地震科學知識。防災教育館從921大地震到10年後的莫拉克風災,為台灣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與傷痛,讓人們開始關注環境變遷與防災思惟,防災教育館有模擬裝置、電腦觸控、體感遊戲等,以寓教於樂方式,增進防災應變能力。地震工程教育館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相當頻繁,民眾可在館內運用互動式科學,從土壤液化、建築物耐震強度等實驗,檢視自己住家及周邊環境的安全性,並了解台北101大樓抗震原理及地震工程相關知識。陳依民指出,光復國中校舍早年依制式標準興建,由於結構不夠周全,因此校舍都沿著走廊方向倒塌、鋼筋外露。北棟教室倒塌,也成為台灣搜救犬進行救災搜救訓練場地,2019年並獲選亞洲區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能力認證(MRT)考場。重建記錄館記錄921地震災後的重建歷程,展示主題包括 「驚心動魄921」、「政策與法制」、「安置」、「重建」、「省思與變革」、「視聽區」等,敘述重建委員會在震災後,與民間團體致力災區公共建設、產業、生活及社區等重建足跡。陳依民表示,921地震教育園區的設置,就是要讓世人回顧台灣這場百年大震。為了讓民眾了解台灣如何逐步健全防災體系,以及面對自然災害,要如何謙卑的以「災難為師」,等到下次災難來臨時,才能讓傷亡降到最低程度。 前一篇文章 花蓮鐵道文化館 鐵道文物大集合 回味早年時光 下一篇文章 卑南遺址公園 史前千年記事 見證新石器文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幻覺博物館 視覺魔術師眼見不為憑生活時尚華麗工藝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