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高円寺的コクテイル書房的文學咖哩「漱石」,首次推出真空包販售海外。圖╱斐斐
文╱斐斐
疾疫蔓延時,改變了諸多經年累月所習以為常之事,若撇開生離死別等任何沉重議題不談;出外的時間減少,居家的時間增加;興許原本不做菜的人,開始會到賣場採買幾樣菜,漸漸學會完全不假手他人,自己動手做。在外流連忘返的人流車流大量褪去,抬頭望見澄藍的天空機會增加、溪流比以往清澈,不過我絲毫無意去讚揚疫病,畢竟它所帶來的不方便與戕害更深且廣;再來,是關於「距離」的問題。
國與國之間極大化地限縮通往彼此的航道,與異邦暫時互不通往來;對於經常需要與國外往來的無論是商務、藝文產業相關人士等……都產生了急遽的變化;對於我直接的影響就是以往至少每三個月,必須往返東京而暫告停擺。
這可是我生平首次,感到東京異常遙遠。更從未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在台北享用著來自東京.高円寺的コクテイル書房直送的「漱石」咖哩(如圖)。
◆
文學咖哩「漱石」是依據夏目漱石歷來的小說、相關文本,考量漱石生平飽受神經衰弱與胃病之苦,尤其後者更是奪去他性命的主因。於是コクテイル書房的店主狩野俊さん省略了唐辛子等會刺激腸胃的食材不用,且依據明治末年(時值漱石「晚年」)的食譜配方,採用有益於緩解胃部不適的溫和香辛料。
無論是透過漱石的妻子夏目鏡子口述,由松岡譲整理的回憶錄《漱石の思ひ出》,抑或《漱石日記》,皆可看見漱石即使已纏綿病榻,猶不減對於美食的欲想。「我想吃東西」竟成文豪告別人間的最後話語,呈顯漱石因為胃疾而不得不節制的胃袋,卻益發撩撥對於美食的深深執念。
「人生得以隨心品嘗美味即是福」,漱石不禁如此喟然長嘆道。
因此向來以「品嘗美食不就和閱讀等同?美食則與寫作相似」理念而名聞遐邇的コクテイル書房與「文士料理」,在狩野さん充滿創意的腦袋與能手下,以大量番茄,並匯入芹菜,洋蔥,大蒜等,使蔬菜微妙的香氣完美地融入「漱石」文學咖哩基底,達到易於消化、不添增腸胃負擔、並兼具滿足高度耽於美食的味蕾。
然而此時此刻,東京疫情仍舊告急,狩野さん的コクテイル書房已暫時閉店一月有餘,人在台北的我,時刻牽掛著東京的時事動態,乃至狩野さん的生計著落,與コクテイル書房的存亡春秋……於是從東京.高円寺直送台北的「漱石」文學咖哩,我不想馬虎享用它。無論是從餐盤到擺飾等各種精心周折,皆都懷藏有我人在台北,對於狩野さん所在東京的美好祝願:
「俊さん、一緒に頑張りましょう!」
直到我們再相見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