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樹林俊英街平交道,至少有六種標誌警語,外加警鈴、遮斷桿,還有保全指揮,仍是全台違規次數前十、肇事次數第二名的平交道。圖╱雷光涵
【本報台北訊】過去十年有一百二十四個人在台鐵平交道斷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受台鐵委託,近日出版了研究,試圖探討駕駛人通過平交道的行為模式,以及什麼方法才能減少死傷。分析一百件違規影像,近半數搶闖越平交道,是來自駕駛的危險、取巧行為。
運研所運輸安全組組長張開國說,常見駕駛緊跟前車,企圖通過平交道之後的綠燈,「一般公路,車堵在十字路口,還能等前車消化、慢慢通過,卡在平交道卻是火車一來,就被撞爛了。」沒保持平交道淨空占最大宗。
運研所問卷調查,顯示兩成七的民眾曾在平交道警鈴響起、柵欄尚未完全放下時,通過平交道;有超過六成在平交道違規的人更說,列車通過平交道時間不一致,當中逾兩成想要通過平交道,八成的違規者坦承,等待時間超過兩分鐘就會失去耐心。
運研所說,現在台鐵運用監視錄影向撞壞遮斷桿的車輛求償,明顯達到嚇阻效果。若設置類似闖紅燈的平交道闖越照相,或鐵路警察用錄影畫面取締搶、闖越平交道加強執法,應能減少違規,降低事故率。台鐵局表示,錄影設備已同時裝在鐵警各分駐所供使用,但已有二十四小時的監視錄影,沒有要增設照相設備。
此外,運研所以每百處平交道為單位,分析二○一一年至二○一七年平交道事故機率,以北部及南部地區最高,遮斷桿被撞損機率北部及東部明顯高。台鐵說,初步判斷可能與列車開行班次密度及公路交通量等因素有關,列車密度高,停等時間長,民眾不耐久候,就易搶、闖越平交道致發生事故。東部地區因花東鐵路電氣化及雙軌化後,用路人還沒有適應列車的速度提高且運行密度增加,二○一五年起遮斷桿撞損率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