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扇面」 三○×六七公分 一九二八
摺扇畫紙 私人收藏
中國摺扇的造形猶如一道彩虹,亦彷若聖神的背光,無論背光或彩虹,都是由弧線的圓點,由平地往上射出的光或色光,在世界畫史上,只有中國獨有,是一種極特殊的表現形式。
摺扇的糊紙部分可以留白,亦能題字書寫,更講究的是畫上一幅自己喜愛的畫。
摺扇方便收拾不占空間,展開之後,炎夏可以消暑氣,又能觀賞把玩,生理與心理層面的舒適與昇華全面兼顧,是傳統社會,上至帝王、文人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都受歡迎喜愛的必備良具。
隨著工業與科技的進步開展,摺扇已被冷氣和方便的電扇取代,但鄉間村巷仍有它的影子,只是,今非昔比,已不是那麼普及。
也因為時代的變遷易位,摺扇反而成了特定畫家或藝術家創作的專利,可以讓自己的長才儘量在這小小的舞台上表演和發揮。
如今,反成高價位的藝術品,甚且只留弧形的畫幅,單獨裝裱成立軸或方框,進入了藝術市場。
此作名為「水彩扇面」的畫,是法國印象主義大師席涅克(Paul Signac)的作品,他以中國形制的摺扇圖形,繪製法國一處帆船聚集的港口,用極輕鬆的筆調,寫盡水彩畫流暢、適然、透明、健康的特質。
席涅克起稿時,使用深度的炭黑色鉛筆,來鉤勒實物的輪廓或者陰影,線條力求隨意自在,並富流動感,構圖的疏密分布妥貼,極盡嚴謹。
席涅克將港口的視窗分為三個橫向面,由上而下布置成天空,陸地平面的樹石風景,以及水面和大小不等的航行或定泊的帆船。
摺扇畫面兩端的透視刻意放大而逼近觀者,中間景物縮小和遠離視線,而呈海面、陸地和天空三者連線,並聚焦於畫面的中軸,巧妙地避開了弧形構圖狹窄空間,所可能造成的景物局部流失或捨棄。
席涅克驚人的構圖天分,縝密而且完整無缺,全然再現美麗浪漫的Lezardrieux港口風光。
一朵雲自東方飄來,海面的風帆揚起,浪花映照彩色帆布的影子,閃閃發亮猶若水晶般詩樣地翩然飛舞,漾蕩著波光粼粼,載著旅人航向不知名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