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廖紘緯(左)幾近全盲,媽媽黃爾玲(右)為子辭掉工作報考特教助理員。圖/中央社
屏東家扶寄養家庭「勞媽媽」黃秀儉(右三),獲頒屏東縣今年模範母親。
圖/屏東家扶中心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高雄市「美力媽媽」黃爾玲兩年前發現讀國一的兒子視力突然急速退化,經檢驗確認罹病,眼睛可能變成全盲,她毅然辭去工作,改報考市旗津國中特教助理員,進入校園當孩子的「眼睛」,高雄市長韓國瑜昨赴校園表揚,感佩母愛偉大。
明天是母親節,高雄市府今年表揚三十五位美力媽媽,因新冠病毒疫情,高市府未辦表揚大會,韓國瑜昨到旗津國中頒獎給其中一位媽媽黃爾玲,黃的兒子送上鮮花感謝媽媽辛苦。
教材轉成語音檔
兒子爭氣
黃爾玲兩年多前在一般公司做行政職,當時兒子紘緯國一升國二時,視力突然急速退化只剩零點○一,被檢驗出有遺傳性的雷博氏視神經萎縮病變,得知兒子罹病,黃爾玲參加相關講座,了解如何讓兒子獲得最佳資源與輔導,最後不惜辭掉工作,並考入旗津國中擔任特教助理員,進入校園協助兒子將課程教材轉成語音檔以利學習。
得知兒子罹病,黃爾玲參加相關講座,了解如何讓兒子獲得最佳資源與輔導,最後不惜辭掉工作,並考入旗津國中擔任特教助理員,進入校園協助兒子將課程教材轉成語音檔以利學習。
韓國瑜說,黃爾玲辭掉工作,考上旗津國中的特教助理員,幫忙孩子適應視力缺損後的生活,期勉紘緯體恤媽媽愛心,要用功讀書,作為社會棟梁;紘緯失去視力後,沒有自暴自棄,兩年前獲高雄市身心障礙運動游泳視障組金牌六面,去年獲總統教育獎的表揚。
3飽3不
12年顧8名寄養童
同樣在屏東家扶中心任勞任怨、無私付出的寄養媽媽黃秀儉,也獲得屏東縣一○九年度模範母親殊榮。
黃秀儉加入屏東家扶寄養家庭十二年,照顧八名寄養童,因為丈夫姓「勞」,大家都稱她為「勞媽媽」;她笑稱,自己是勤儉又辛勞的媽媽,「只要看到寄養孩子回到生活常軌,一切辛苦都釋然」。
黃秀儉七日生日,屏東家扶中心選在這天祝福她獲屏東縣模範母親,黃秀儉說,最具意義的生日禮物。
「勞媽媽」黃秀儉第一位寄養童就是困難教養的孩子,接著陸續照顧的孩子有受性侵害、衝動控制、愛滋寶寶等,但不管有多困難,勞媽媽從未拒絕過。
勞媽媽照顧孩子秘笈有三飽三不:「睡飽、吃飽、玩飽」、「不刻意、不過度、不強求」,照顧寄養童不強迫孩子要變成什麼樣子,而是從「心」去認識孩子,陪伴孩子一步步往前,秉持「三飽三不」信念,相信寄養童終將從心蛻變。
耐心包容
讓孩子相信自己
勞媽媽接下了一名已轉安置三戶寄養家庭的少女小瑩(化名),小瑩正值青少年叛逆期,像刺蝟般,曾因憤怒而拿刀對著勞媽媽;勞媽媽理解小瑩來自混亂又暴力的家庭,受創的心需更多包容,以溫柔、耐心加幽默,幫助小瑩管理情緒,學習與人相處。
小瑩向社工說,「沒有家庭容得下我,也沒有人管得了我,剛到勞媽媽家時,我就試他們耐我何,沒想到勞媽媽什麼招都接得下,我太佩服她了,她對我的信任讓我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勞媽媽認為,寄養家庭給寄養孩子一個家,讓孩子不會因原生家庭而落入被遺棄的創傷,相信因緣份而來到家裡的每個孩子並建立正向關係,讓寄養家庭與寄養童能互相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