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一名懷孕三十二周的三十七歲婦人,因頭痛及血壓高赴醫檢查,確診為「子癲前症」,住院安胎後因胎兒心跳不穩緊急剖腹產,寶寶出生時僅一千三百四十五公克。由於寶寶器官尚未發育完整,歷經插管治療、器材輔助呼吸等過程, 四十四天後終於順利長到兩千兩百公克順利出院,讓父母感恩不已。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產房主任魏沛秝指出,子癲前症是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常見於初產婦、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胎兒水腫、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等孕婦,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也是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
兒科主任林鴻志也指出,早產兒是指滿二十四周但未滿三十七周出生的嬰兒,相較於足月出生嬰兒,存在較多疾病風險,如神經系統表現較差、凝血功能障礙、呼吸不規律、腸胃蠕動能力弱、免疫系統低下等後遺症。產婦高齡化、壓力大、小媽媽等,都是早產原因,而且早產兒比例也提高,提醒有腹痛、腰痛、出血、裡急後重的排便感都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