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三十多歲楊小姐是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回腸胃肝膽科門診追蹤,已經懷孕十二周的她,雖有些孕吐不適,但雖目前肝功能正常,產檢時不論母親、胎兒都無異狀,但除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外,也憂慮寶寶會不會也罹患B肝?胃腸肝膽科醫師表示,孕婦可透過抗病毒藥物,控制B肝病毒量外,高風險寶寶也可接種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來減低垂直傳染的機會。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B肝會經由血液或體液水平傳染,也可能在生產時由媽媽傳染給小孩,即母嬰垂直感染。母嬰感染可能會變成慢性感染,B肝病毒將長期存在小孩肝臟,長大後肝炎發作、肝硬化及肝癌風險都會增加。
康本初說,目前透過抗病毒藥物,能控制B肝病毒量。像是肝指數持續異常、有肝纖維化、肝硬化時就須在醫師指示下服藥;懷孕時控制B肝病毒量,也能減低寶寶垂直傳染機會。
目前B肝的抗病毒藥物中,已有懷孕時可安全服用的種類,B肝病毒量較高孕婦,倘若在第三孕期(約二十八周)開始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可讓小孩感染機會降低,建議由第三孕期服用至產後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