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嚴重影響美髮、SPA業等近身產業,卻不在政府紓困的行業中,恐形成下一波倒閉潮。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避免接觸」的新社交模式,以及「零社交活動」,連變美需求都減少,嚴重影響美髮、SPA業者,使得「近身產業」幾近崩壞,卻成為「紓困孤兒」。
根據資策會最新資料顯示,國內美髮,及美容美體業家數約三萬家,營業額一年可達三百七十九億元。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表示,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美髮、SPA業的業績平均下滑幅度超過三至四成,有些更達五成。商研院最新電訪結果,部分美髮、SPA店家人潮驟減七成,業績衰退逾八成五,商研院示警,下一波倒閉潮,恐將吹向美髮、SPA業。
日前經濟部長沈榮津接連邀集近百家,包括商圈、餐飲、洗衣、婚紗、攝影等受疫情嚴重影響的產業公、協會代表以及業者,進行六場產業座談會,聽取產業界紓困需求,卻未見美髮、SPA業代表。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表示,目前政府的紓困措施對美髮、SPA業者的協助不大,雖然政府提出水電打折,但對美髮、SPA業者壓力最大的是租金,只是房東普遍不配合降租,希望政府多加協助呼籲房東降租,或建議政府免徵百分之十租賃稅,要求房東回饋給承租戶。
商研院數位創新系統服務中心主任范慧宜提醒,新冠病毒復甦力道比當年SARS會更緩慢,保守的話,甚至要到明年第四季才有機會明顯轉折點,但業者能不能夠撐到那時候,就是未知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