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造成醫院、藥局發生缺藥危機,未來可能持續擴大。圖/Unsplash
【本報訊】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重創旅遊、餐飲等產業,現在醫院、藥局也驚傳出現缺藥危機,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品「Propylthiouracil」(簡稱PTU),率先開出缺藥第一槍,未來也可能再有其它藥品加入行列。
根據《天下雜誌》報導,自2月起就有不少業者通報缺藥問題,其中PTU更是食藥署指名認定的缺藥品項,未來不排除缺藥問題會急速擴大、增加其他藥品,像是強心劑、降血壓、止痛、利尿劑等都在缺藥的通報範圍中。
PTU(Propylthiouracil)是治療甲狀腺亢進的常用藥,PTU加入乳糖、澱粉等賦形劑後,就可以製成50萬顆50毫克的「僕樂彼」藥錠。

示意圖。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品PTU開出缺藥第一槍。圖/Unsplash
報導指出,目前PTU在台灣只有兩張藥證,分別由汎生和尼斯取得,過去汎生都會維持20桶的PTU庫存,但受新冠病毒影響,中國的原料藥廠從過年前至今都沒有出貨,因此現在汎生貨架上也僅剩一桶,預估只夠半個月的出貨量,一旦醫院、通路和庫存也都會耗盡,最快6月就會面臨斷貨危機。
身兼國內藥品短缺通報、評估及因應作業計畫主持人和台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主任的張豫立表示,為了解決PTU的缺藥問題,已有藥廠嘗試從歐洲尋找原料,「問題是疫情已在全球延燒,各國藥廠何時復工無法預期,歐洲也未必早於中國大陸,所以還需持續觀察。」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表示,一旦沒有PTU可用的話,可能先換另一種抗甲狀腺藥物Methimazole(MMI),「我預期大部份的病人應該可以撐過急性期,如果少部份病人沒辦法接受,還可以嘗試鋰鹽,這個現在多半用來治療躁鬱症的藥,也會有一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