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的力量 腸道要健康蔬果不可少 楊旻芳 |2020.04.08 語音朗讀 50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編輯楊旻芳綜合報導】腸道中的微生物的主要工作在於免疫,在腸胃道、大腦及心血管系統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腸道菌失衡將造成腸胃道等相關的疾病。《素食營養學會》指出,素食者吃較多的植物性食物,富含腸道微生物代謝物(postbiotics, 益菌生),可能產生抗發炎、免疫調節及抗氧化等益處。《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指出,在腸道菌研究後發現,腸道微生物的功能在免疫、腸胃道、大腦及心血管系統均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腸道菌相失衡可能造成消化性潰瘍、大腸激躁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腸胃道疾病相關,也可能與肥胖、動脈硬化、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等全身性疾病有關。圖/unsplash.植物性飲食富含腸道微生物代謝物(postbiotics, 益菌生),則可產生抗發炎、免疫調節及抗氧化等益處。《台灣素食營養學會》表示,一篇發表在英國胃腸病學會期刊的論文中發現,在追蹤153位分別為葷食、素食及全素者7天飲食紀錄,並分析糞便中腸道菌相後,發現素食及全素者因為吃較多蔬菜和水果,他們糞便裡短鏈脂肪酸濃度較高。短鏈脂肪酸,是腸道微生物發酵纖維產生的一種物質,可能有助於促進對抗病原體的免疫反應。所以吃較多的蔬菜、水果等植物為主的食物,有助於增加體內短鏈脂肪酸,進而可能有益於人體免疫作用。圖/unsplash.本文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為「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文章撰寫/翻譯:邱筱涵 營養師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簡介國內少數由醫學角度探討素食的非營利團體。集結各大醫院、大學...等多位有志推廣素食的醫療人員、專家學者,透過講座、食譜、文章,教育民眾正確的素食營養知識。 前一篇文章 《世界地球日》50周年 Green Monday發起 一日蔬食挑戰 下一篇文章 愛動物!時裝名牌Prada 今年起不用動物皮毛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菜根香】暖心乾豆莢 媽媽的好滋味【節氣養生】護心健腦 可可黃豆漿【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 作者其他文章素食需求增2成 台北君悅飯店茶苑供蔬食餐點無心插柳柳成蔭 樸城草食打造植物系美式蔬食店疫情後吃健康 台北凱撒大飯店Checkers轉型蔬食吃到飽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