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基隆歷史 深度導覽港灣記憶

李祖翔 |2020.03.17
4033觀看次
字級
單彥博說,基隆的歷史很有層次,歷史文化才應是發展觀光或文創產業的核心。圖╱單彥博提供
單彥博蒐集基隆舊照,圖為基隆港全景。圖╱單彥博提供
單彥博返鄉創業後,擔任砲台與港口導覽。圖╱單彥博提供
單彥博上外國網站拍下砲台古地圖,為基隆蒐集珍貴史料。圖╱單彥博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歷史文化才是發展觀光或文創產業的核心。」7年級生單彥博(Mike)返鄉創業,成立文化導覽工作室,以走出基隆自己的路為意涵,取名雞籠卡米諾(Keilang Camino),既協助政府調查古蹟、整理史料,也發展砲台、基隆胸章等文創商品,讓歷史不隨時間湮滅,美好留存基隆人心。

單彥博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對基隆的印象卻停留在廟口小吃,家,對他而言僅止於放假回來休憩的旅店。每當他通勤到台北讀書、上班,假日則邀在台北的基隆人聚餐時,都會想:「為什麼一定要離開基隆?」而他對基隆有了一點感覺,還是因為外國朋友請他介紹家鄉時,腦中一片空白。

2016年他與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構思創業藍圖,2018年工作室就正式登記立案,2019年落腳基隆市西定路,以便就近研究基隆港。

雖然是理工科出身,畢業又從事檢驗工程與電子相關工作,單彥博卻一點都不覺得歷史枯燥乏味,反而從清法戰爭中讀出濃厚興趣:「1884年法國軍隊犯台,於仙洞登陸,在獅球嶺遭到攔阻,最終渡不過基隆河,那一役促成台灣建省!」此後他蒐集大量史料,甚至上外國拍賣網站購回舊照、古地圖,其中一張2萬元的地圖還當作鎮店之寶,他樂在挖寶,穿梭一個又一個歷史情境,如一張旅人自拍照,單彥博指著港口後的一個位置,興奮地說:「我爸從小住那一帶,所以知道這座山因為開發而消失了。」不僅如此,他還將舊照接起來,掃描進電腦並用軟體上色,讓基隆人的回憶再現。

信手拈來 訴說精采故事

隨著了解愈深,他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故事:「基隆的田寮河,曾是用來運木頭的運河,從舊照片還能知道名稱由來,以前它的周遭真的都是田!」

很少人知道基隆舊火車站前圓環的銅像人物由來,他卻能道出典故,「最早是日治時代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銅像朝向北方的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資源缺乏而將銅挪做軍事使用,底座依然保存,後來立為先總統蔣公,朝向西方的中國大陸。」此外車站前老建築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風格獨特,他說那曾是日本遊船株式會社在台灣的分公司,若非戰爭屋頂被燒、塔樓被炸,外觀會更好看。

單彥博的導覽很精采,各地青年都被吸引,如1597年基隆首次出現在歷史頁面,數百年前巴賽族人在原始的大雞籠社海灣開始海上貿易,西班牙人短暫占據海港一角,荷蘭人也在基隆展開與西班牙的戰爭,不被重視的港灣因與法國將軍孤拔一戰而發生劇烈變化,劉銘傳到來有了跨時代的建設,台灣第一條鐵路就從基隆碼頭鋪設直到新竹,短短不到10年,曾成功抵抗法軍腳步的砲台失去了功效,日本人接收台灣,基隆飄起新的旗幟,之後天然海灣建設成現代化港口,小船被郵輪取代,小路成了筆直的棋盤式街道……這就是基隆港灣的記憶。

連結在地 研發文創商品

令單彥博印象深刻的是導覽時外縣市遊客會分享他們類似的歷史,如說高雄岡山的軍事基地也被轟炸過,「不同縣市的民眾能就文化相互交流是一個好的開始。」他說。

除了導覽,他也研發文創商品,如基隆8景胸章:雞山驟雨、獅嶺匝、仙洞聽濤、社寮曉日、海門澄清、鱟嶼凝煙、杙崎聳翠和魴頂瀑布,加上日治時代台灣8景排名第1的基隆旭丘觀日,雖然許多景色已消失,但期盼將這些輝煌留存在基隆人心中,也藉此反思人們與在地環境之間的連結,活動時他們更自製扭蛋機轉胸章,有特色的紀念品大受歡迎。

不過,單彥博說,雞籠卡米諾還不會投注太多心力在文創,因為基隆現在還處在考證歷史的階段,「要先有基礎,未來才能有代表性的創新商品,這幾年政府雖然辦了很多活動,在修復古蹟,也有正濱彩虹屋等打卡地點,但文化氣息依舊薄弱,人民必須有認同感,才能讓歷史文化被傳揚。」

基隆的歷史非常有層次,從砲台、司令站到港口,八斗子、和平島、崁仔頂到田寮河都有各自專屬的故事又相互牽連,這是單彥博為什麼不斷發掘基隆歷史的原因,他們也製作了動畫、影片介紹基隆,回響熱烈,目前正朝著讓文化歷史成為城市特色的目標邁進!youtube上搜尋:基隆小故事系列,可欣賞基隆祕景的動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