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神祕山國 尼泊爾

文/陳家倫 |2020.03.15
1598觀看次
字級
地球上海拔前10高的山峰,有8座在尼泊爾境內。圖為遊客搭乘輕航機翱翔的照片。圖/陳家倫
加德滿都的民眾牽著腳踏車,緩緩走過中國手機廠牌OPPO、ViVO門市。圖/陳家倫
在2015年地震倒塌受損的杜巴廣場九層神廟修復工作,也由中國政府承擔。圖/陳家倫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2020年1月號http://www.cna.com.tw

文/陳家倫

社會文化

尼泊爾的魅力來自神祕的東方色彩,但首都加德滿都與第2大城波卡拉隨處可見的簡體中文字,無奈地道出在中印兩強夾擊下的尼泊爾,正小心翼翼在其中尋找平衡。

文與圖/陳家倫

一提到坐落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神祕國度尼泊爾,許多人心裡浮現的第一印象,便是高聳入雲的巍峨雪山,地球上海拔前10高的山峰,有8座就在尼泊爾境內,包括最高峰聖母峰,如此的自然條件,吸引了各路登山好手來挑戰。

時序進入最適宜造訪尼泊爾的10月天,不一樣的是還多了幾許政治味。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腳才造訪,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主要馬路幹道上掛著習近平與尼泊爾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握手合影的看板,國際旅客直接的感受是中國國威的宣揚。

出發之前完全沒料到,為期近兩周的尼泊爾旅程,竟然無處不脫「中國影響」。

中國影響力無所不在

陸客湧入改變城市景觀

到餐廳用餐時,當地服務生主動把菜單換成簡體中文版,鳳梨還會翻成中國慣稱的「菠蘿」,馬鈴薯被叫「土豆」,被誤以為「陸客」的同時,餐廳服務生的招呼似乎也格外殷勤。

服務生Narayang是個25歲的年輕小夥子,送餐過程不時找機會和我攀談,過了一會才發現似乎不太一樣,於是開口問起,「你是中國人嗎」?在發現我來自台灣後,他說,「難怪,中國人一般不太講英文」。

「比起印度人,我們更喜歡中國人」,Narayang的印象中,中國是個很慷慨的大國。也的確,2015年4月25日一場造成逾8000人死亡、上萬人受傷的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捐了980萬美元以及人民幣6000萬元的物資。地震倒塌受損的杜巴廣場9層神廟修復工作,也由中國政府承擔。

回溯歷史,尼泊爾的國防、政治、外交等安全領域方面,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印度的控制或掣肘,儘管尼泊爾有著強烈的民族與國家認同,但「印度威脅」迄今仍是眾多尼泊爾人揮之不去的陰影。

隨著中國在1990年代以後迅速崛起,將影響力一步步推進到南亞,也讓備受印度壓迫的尼泊爾找到與之抗衡的有力支持。以最近的發展來說,2018年,中尼雙方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取得積極進展、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合作,陸續簽署鐵路與借道西藏的公路運輸建設、能源、水資源合作備忘錄等。

高層政治的密切交往,帶動陸客造訪尼泊爾的熱潮,也讓尼泊爾對中國官民的印象持續加深。根據尼泊爾國家旅遊局2019年1月公布數據,2018年中國赴尼泊爾遊客超過15萬人次,比2017年增加46.8%,是有史以來赴尼泊爾遊客人數最多的一年,僅次於印度,排名第2。

大量陸客湧入,迅速改變了尼泊爾的城市景象。第2大城市波卡拉沿著費娃湖(Fewa Lake)的街上櫛比鱗次的招牌,多數都是尼泊爾文、中文並行。一家販售克什米爾圍巾的店家甚至引用中國古裝劇《後宮甄嬛傳》的經典台詞「臣妾做不到」來招攬陸客,「我愛中國」、「我愛中國人」的標語更是司空見慣。

示好下的隱憂

考驗小國生存的智慧

示好下也不是沒有隱憂。家住波卡拉,一邊念大學一邊擔任登山嚮導的22歲青年Binod指著不遠處的一處工程說,這條高速公路是中國出資幫忙蓋的,竣工後會是一條四線道的現代化公路。他不忘補充,「其實我們都知道中國想幹嘛,但尼泊爾需要發展,雙方暫時就是各取所需」。

這樣的「暫時」會是多久?隨著中國的經濟成長不若以往,今年甚至可能面臨「保6」大關,中國對尼泊爾的慷慨是否無以為繼,又將如何牽動中國、尼泊爾與印度敏感緊張的三邊關係?嗅覺敏銳的尼泊爾商人已經開始思考。

加德滿都一家圍巾店老闆和中國人做生意做了10年,偶爾還會到廣東、浙江參加展會,為了引起中國人好感,索性將以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別稱「紅太陽」作為店名。他說,陸客消費力道在2019年幾乎砍半,以往一條可以賣到5000盧比的圍巾,去年開價只剩3000盧比。

「紅太陽」老闆分析說,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受中國經濟下滑所累,即使中國民眾日子不至於太難過,但已讓他們轉為理性消費。尼泊爾人對中國的好感如果只奠基陸客的大手筆與中國政府的慷慨外援,這樣的「好日子」還能撐多久?

圍巾店老闆的一席話,也在考驗小國生存的智慧,尼泊爾正小心翼翼地尋找平衡。這樣的處境,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頓時多了幾分熟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