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透過視訊與學校老師、同事同步連線學習,學習更自在。
圖/記者邱榆蕙
【記者羅智華、邱榆蕙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持續發燒,帶給教育界不少衝擊與改變,尤其在年後延後開學的兩周,孩子待在家,老師與家長開始重視數位學習平台的存在,各大學習平台如「均一平台」、「親師生平台」的人數與網頁瀏覽量,大幅成長三到五成,「因材網」更高達三倍以上;教育現場方面,學校自主教老師們使用線上工具,老師即使站著也想學,為打敗疫情,教育界正在悄悄改變。
固定自學時段
養成好習慣
「根據統計,防疫期間使用教育部提供的因材網等線上平台人數已比之前成長三倍以上。」教育部資訊科技司司長郭伯臣郭伯臣表示,教育部統計發現,開設學習平台「因材網」帳號的學生多達近百萬人,從使用人次翻倍的數據來看,線上平台在延後開學的這段期間,逐漸成為各校遠距教學重要工具。
不少家長擔心非面對面的自主學習方式可靠嗎?郭伯臣指出,以國中小階段學生為例,父母可以扮演孩子的「家庭教師」,主動引導孩子透過線上平台來搜尋適合的教材與內容,若時間許可,規畫每天一個固定的自學時段, 藉此養成孩子規律學習好習慣。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表示,平台在疫情期間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半個月就獲得整整一個月的註冊量,顯見教育界對線上教學的關注度提升,一時間社會上浮現出對科技融入教育的「問題意識」。
呂冠緯認為,網路教育平台使用量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它突然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從數據上來看,學生使用量變多,從生活上來看,家長害怕孩子接觸3C產品的觀念轉變,從教育現場來看,老師要做出適當的教學改變,也許短時間還看不出行為改變,但「試試看」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
全國第一個地方教育機關創立的線上教育資源整合平台「新北市親師生平台」,疫情期間的平均日使用人次也翻倍的成長,從五千到一萬,三月五日的使用人次更達到破紀錄的兩萬五千人。
新北市教育局資訊發展科長吳佳珊表示,新北市已經在二月二十四日發文至各級學校,要求預先擬定停課、補課及定期評量應變計畫,因應學校面臨停課時,學生將會用實體或線上的補課方式,完成原有的節數。
視訊指導
學生:新鮮又好玩
新北市三峽區龍埔國小導師施信源六年前開始做「科技融入教育」,從寒假至今受邀到貢寮、三重、新莊、鶯歌等地區的國小,全面訓練老師使用資訊工具教學,包括視訊系統、將課堂教材搬到線上以及班級經營。三月四日,龍埔國小也自主發起針對全校八十幾位老師,辦理運用科技教學的講座,不論級任、科任、代課老師全都積極參與,座無虛席。
新北市一名四十歲的家長陳亮圭表示,他的女兒國小五年級就在接觸線上平台,剛開始他也抱有疑慮,後來看到女兒成績進步,變得願意主動面對問題,讓他覺得這是不錯的學習方式;其十二歲的女兒陳萱容表示,使用均一平台學習時,學校老師同步用視訊指導,她覺得這樣的過程很新鮮、很好玩,現在正在使用平台超前預習國中數學科的正、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