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臥底日常 寫意線條畫佛 曹麗蕙 |2020.03.03 語音朗讀 47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曾亞琪為虔誠佛教徒,畫佛時內心總是會充滿感動。圖╱多納藝術提供 釋迦牟尼佛化身鳳梨商人。圖╱取自網路 佛菩薩「臥底」在人間,彌勒菩薩幻化成常說「笑一個」的攝影師。圖╱取自網路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來到展場,若隱若現的「浮雕──菩提心」系列,盡顯歲月風霜,讓人彷彿正欣賞敦煌石窟壁畫的縮小版;一轉頭〈睡佛〉提醒著世人在輪迴當中,選擇做好夢,不要造惡業;藝術家曾亞琪擅用寫意線條描繪佛像,勾勒佛法的奧妙精深,她盼透過作品能讓大家感受到「佛法是親近於生活的」。四十三歲的曾亞琪,父親是國畫家,家中經營書畫廊,從小浸潤於藝術中成長,復興美工畢業後,曾先後赴日本大阪藝術大學、美國紐約帕森設計學院攻讀陶藝與平面設計。會投入佛像繪畫則與她生命經驗有關。九歲時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周日清晨,曾父同往日一樣出門,但沒多久,曾亞琪就接到電話惡耗,父親已躺在醫院太平間。「當下很震驚,覺得是電視情節,周遭大人都慌了,就像整個世界在我面前崩毀……」年紀尚小的她,失去至親也失去了對生活的熱忱,「一切對我來說都沒意義了,學業、事業、利益追求,我都不太感興趣,因在死亡面前,它們黯然失色。」深入佛法 療癒生命父親意外離世,令曾亞琪一度對生命十分消極,直到二○○九年深入佛法後,她才感覺生命開了一道窗,「包括出離心、因果輪迴、空性、如來藏、本性光明的教導,讓我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而後便開始積極面對自我生命。對她來說,佛法不止於療癒,「療癒這一世,或是輪迴中生生世世的傷痛,就像在夢中包紮傷口一樣。佛法帶人走出生死輪迴的幻境,這才是終極解脫。」曾亞琪有很長時間未提筆畫圖,直到二○一八年,生活突然湧現對佛菩薩的感動,驅使她提筆作畫。當時人在香港的曾亞琪,創作出水彩插畫〈臥底佛菩薩〉系列,「我想表達佛菩薩並非高高在上,祂們就『臥底』在人間,生活周遭的小人物可能就是化身」,在她溫暖筆觸下,釋迦牟尼佛化身為鳳梨商人、彌勒菩薩變身成常說「笑一個」的攝影師、地藏王菩薩則是奔向火場救援的消防員。眾生即佛 幻化多重此後,曾亞琪開始以佛菩薩為題材創作,有一回她聽聞韓國禪師開示指出:「雖然輪迴很痛苦,但每個人在脫離輪迴前,可以選擇做好夢,不要造惡業。」因而有所感悟創作〈睡佛〉系列。她說:「我其實是畫眾生,眾生與佛,無二無別。我們永遠都有佛法引領,走向醒來的道途。」在她的畫作中,常見線條寫意,佛像都以虛空的形象示眾,畫布成為佛的形體空間,「我覺得佛法需要非常深刻內化,佛菩薩一直隱約在內心深處,需要自己去感觸體悟,這是我用比較簡約線條描繪之因。」〈護生〉是她近期創作,呼應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畫中的觀音菩薩右手呵護著鹿隻、左手持淨柳,「其實,每個人都能自許成為菩薩,保護地球上所有生命,而非掠奪。」「波羅蜜多:曾亞琪個展」十四日起至四月十八日於多納藝術展出,她盼透過作品,打破佛法是有距離、生硬艱澀的刻板印象,「佛法是很親切的,更是對治生活煩惱很有用的工具,希望更多人可以親近它。」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香花迎接駁車 沿途導覽美景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愛我青年三好學佛營 讓信仰引導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故宮百年院慶 3大特展國寶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