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千億元科技預算各部會搶破頭,在金融業者爭取下,金管會首度研議加入搶食科技預算大餅行列,初步規畫未來預算經費可能用於支應監理科技、鼓勵投入應用程式介面(API)應用研發等需求,以利國內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發展。
在科技快速發展下,傳統銀行面臨挑戰,這幾年金融業積極投入金融科技發展,非金融業也透過科技加入金融市場,金融科技創新日益重要,金融業者也爭取金管會透過科技預算經費,協助國內金融科技創新。
中央政府總預算每年都編列科技預算,最近幾年科技預算規模已有一千多億元,為了千億元科技預算,各部會莫不摩拳擦掌,競爭相當激烈,但每年爭取到科技預算額度最多的部會,主要以科技部、經濟部及中研院等為主。
知情官員表示,金管會幾乎很少申請科技預算經費,只有前年開始搭配行政院資安處推動的資安旗艦計畫預算,才有拿到科技預算經費,金額也非常少,前年跟去年分別各三千多萬元,主要用於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F-ISAC)運作。
知情官員指出,金融業者最近透過金融總會向金管會建議,應運用科技部或其他科技專案經費,鼓勵業者或學界共同投入API應用研發與法令開放探討,提供金融科技創新可試、可行的金融環境。
金管會日前回覆金融總會說明,金管會會持續評估未來金融科技可發展項目,後續討論方案如具體可行,將規畫研擬中長期計畫向行政院爭取科技預算。金管會內部已成立「監理科技專案小組」,邀集中央銀行、存保公司、集保、聯徵中心等,共同研議發展我國監理科技,並整合周邊金融單位與業者資源、引進最新科技與系統,提升資訊、監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