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世界文明系列:俄羅斯(5-5) 前蘇聯時期生活影像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0.02.07
2556觀看次
字級
俄羅斯勞工階級的生活與面貌。列寧的穿著和他喜愛戴的帽子是當時流行的款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集體管理的工業生產活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被白雪覆蓋的馬克思頭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俄羅斯孩童與學校生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俄羅斯婚禮,新郎新娘穿著西方的婚紗禮服與西裝。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各式家庭旅遊合照,呈現了當時俄羅斯人民的休閒生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俄羅斯的中層階級。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穿越郊區的鐵路軌道。俄國第一條公用鐵路為建於1837年 的皇村鐵路,這條鐵路連接了當時的俄國首都聖彼德堡和 位於其市郊的皇家行宮所在地——皇村(今普希金市)。 俄羅。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世紀初,前蘇聯主體的俄羅斯大地上實施集體生產活動,無論農業、工業、商業均採取國家集中的集體作業方式,如此也影響到人們的精神面貌,與西歐國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儘管如此,俄羅斯畢竟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有著精緻生活的一面。即使早年富裕程度比不上西歐,但人民仍然有休閒生活的一面,包括度假勝地的大自然景觀、度假人群的喜悅表情,活動包括露營、游泳、野餐等,都反映著古典俄羅斯原有精緻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