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分工合作,將近幾十斤的蘿蔔變成一絲一絲雪白的蘿蔔絲。
蘿蔔糕出爐,享用的時刻終於盼到了。
大家吃著自己手做的蘿蔔糕,分享大快朵頤的心情!
文/黎淑慧 圖/六合國小提供
課堂上的風景好玩又好吃,六合國小校本課程——「我們的蘿蔔糕」出爐。
徐壁君主任用宏亮的聲音說著 :「年夜飯必備要角蘿蔔糕的『糕』和『高』同音,具有步步高昇的意涵,所以大家過年團聚時,蘿蔔糕不可或缺。過去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做傳統蘿蔔糕,而有錢人只吃純白的粿,以純米製作,不加任何材料,因為資源匱乏,米價高昂,吃得起純米是經濟能力的象徵,沒錢的人家才會放進蘿蔔等食材。不過現在蘿蔔糕已成為受歡迎的大眾美食,不論貧富。」接著主任指派學生任務,透過網路搜尋自行查找蘿蔔糕食譜,以便親自做蘿蔔糕。
動手做的日子來了,五年級學生聚精會神的削著蘿蔔皮,再用刨絲器刨蘿蔔,經由大家分工合作,將近幾十斤的蘿蔔變成一絲一絲雪白的蘿蔔絲,再進到廚房親自動手做蘿蔔糕。首先將蘿蔔絲悶煮到半透明,再與粉漿攪拌,加入胡椒粉等,拌勻後放入蒸籠。
蘿蔔糕出爐,享用的時刻終於盼到了,大家吃著自己手做的蘿蔔糕,分享大快朵頤的心情:「好神奇喔!我居然吃到自己做的蘿蔔糕。」「我本來不愛吃蘿蔔糕,但因為這是自己做的,吃吃看,味道還不錯呢!」「終於體認到動手做實在不容易,以後吃午餐我會盡量少倒廚餘了啦!」蘿蔔糕大餐就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之下結束。
五年一班的陳郁欣老師提到,在這個教學活動中,看到孩子們動手做,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可貴的是學會反省。五年二班的羅淑娟老師表示,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改變了老師的角色,從單向授課到引導討論,還要和生活情境結合,不可謂不難,而校長、主任與老師設計的「六合六藝」校本課程,就成為最好的後盾,「我們的蘿蔔糕」就是既實用又有趣的校本課程,相信會讓孩子們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