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報導真善美的新聞,資訊多元,有助於擴大孩子們的視野。圖/太平國小提供
摹寫是寫作的第一步,分組集體創作讓寫詩充滿樂趣。圖太平國小提供
文圖/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位於嘉義梅山鄉「太平雲梯」吊橋旁的太平國小,是一所公立的生態人文實驗小學,雖然位處海拔一千公尺的偏鄉,全校學生不足40人,但畢業學生進入平地國中後的表現一點也不遜色。這歸功於校長黃彥鈞和一群年輕的熱血教師,在重視觀察、探索的實驗小學課程中導入「閱讀」,作為知識扎根的前期訓練。
太平國小自去年起展開《人間福報》讀報教育,承辦教師郭裕庭對於《人間福報》內容的嚴謹和多樣性讚不絕口。除了肯定這是一份適合全家共讀、報導真善美的媒體外,內容橫跨古今中外,資訊多元,也有助於擴大孩子們的視野。
「讀報教育之所以重要,因為這不僅是閱讀,也是建構孩子系統化求知最好的方式」,郭裕庭在指導學生讀報時,會一一說明報頭、報眉、提要、刊頭、版名和專欄,引導學生在吸收知識之餘,能辨別訊息來源、屬性和時間點,在紛亂的新聞訊息中,具備基本的判讀能力。
郭裕庭採用12版「科學」和13版「少年天地」作為教材,以成語九宮格增加閱讀趣味。另外也鼓勵學生從報紙中找出四字語詞,記錄成自己專有的詞語庫,如此不僅加強記憶,也方便未來寫作文時自由運用。
郭裕庭讓學生透過「摹寫」跨出創作的第一步,也幫忙投稿累積成就感。今年開春在梅山舉辦的冬季古厝茶會,太平國小陳冠毅的「雲梯」和張宸禎「太平的天空」兩首童詩,就出現在活動簡介上。
重視閱讀是太平國小的傳統,教師葉誼君曾以「搭一座閱讀橋,帶孩子展望未來」為題,奪得108年度教育部「閱讀推手獎」。校長黃彥鈞強調,唯有強化孩子的學習動能,未來才能具備主動學習和面對困難的能力。
黃彥鈞把當地特產,如茶葉和孟宗竹等元素,融入學校正式課程,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閱讀」家鄉特色,且募款成立太平國小竹樂團,由台灣竹樂團團長羅正楎與校內藝文老師共同指導;延請專業茶師入校培訓校園小茶師,至今已有多名學生取得正式茶師認證。
今年1月4日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冬季古厝茶會,太平國小竹樂團以清脆悠揚的樂曲襯托茶席,小茶師純熟的雙杯技巧、相聲二人組逗趣的介紹太平社區、低年級熱情販售自製的校園生態明信片及胸章,全校同學總動員,動靜皆宜的傑出表現讓人驚艷。
黃彥鈞表示,太平國小從104年轉型為實驗小學,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三年的實驗教育期程,下個階段除了繼續推動文學的基本閱讀能力,還希望導入「行三好」的品格教育,為學生累積未來面對困難的心靈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