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Google找得到的 老師不考《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

文/凱若 |2020.01.12
1417觀看次
字級
《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 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凱若

曾經與朋友聊到學數學有什麼用,好友妙答:「第一,有可能未來自己工作上用得到;第二,讓你找得到工作,賺錢讓孩子找數學家教;第三,讓孩子有天找不到工作的時候,你還能有工作和錢養他。」這些話聽起來實在有點刺耳啊!學數學,就為了找工作嗎?然而如果我們回頭思考數學老師最常說的:「這個公式背起來,考試會考!」確實無法否認,很多時候學習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考試則是為了進入下一階段的教育體制,接著進入職場。在「數學」這個領域中,培養邏輯思考能力、體會宇宙秩序的奧妙等等好處,大概只有那些數學天才才能領略得到。

當了父母之後,孩子質疑「為什麼要學」時,該怎麼面對呢?長篇大論他們聽不進去,講得太現實又怕壞了他們學習的胃口(這是最可怕的結果),這些年我的結論就是——要一艘不屬於你的船揚帆離港,得先讓船長知道出航的目的。最危險的,就是父母時常誤以為青春期孩子與我們在同艘船上,而想要直接掌舵,事實上他們還躺在沙灘上納涼,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前面分享過,我家女兒十歲多就嚷嚷著不想繼續升學讀書,我做的第一個正確決定,大概就是「不立刻過度反應」吧,當下質問她:「那妳要做什麼?」一點用也沒有! 一個十多歲的孩子怎麼可能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 答得出來也是奇才了。然而回到根本,究竟「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大人們」自己清楚嗎?

未來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是為了求職,那麼看看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學者Andreas Schleicher 的說法:「在一個世代之前,教師們教導學生的知識原則上一輩子夠用。而今天,教師們為學生未來面臨的科技環境和工作職種作準備,差別在於,那些科技和工作還得先被創造出來。」現代孩子所面對的「未來社會」與現今是完全不同的面貌。過去資訊量少,九到十二年的基礎教育,就可以將人類多數需要知道的知識教給學生,然而,現在的資訊量年年爆炸成長,加上網際網路已經讓知識沒有被「背誦」的需要,整個教育現場面臨著前所未見的極大挑戰,卻措手不及。

未來學家們預測,現有的工作將會有一半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AI)取代,而未來的工作之中,絕大多數我們現在都還不知道那是什麼。人的一生,也會從一輩子做幾份工作,轉變為幾年就要換一種工作的模式。

在《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堂課》中,未來學家哈拉瑞預測這樣的發展不只會造成高失業率,甚至會將人類分為「精英族群」與「無用階層」,不只收入的差距很大,甚至在生存上,無用階層都會受到很大的威脅。面對變化不可測的職場,一個人的「能力」能否時常並持續升級、能否以正面樂觀的「態度」面對改變,將成為能否生存的關鍵因素。

所以,在未來世界裡,培養一個能夠獨立航行的船長來掌他人生的舵,比幫孩子設定一個衛星定位點來得有效一些。而這位船長必須自己設定目的地,否則這艘船再大再好,也駛不動。

女兒入學的第一個大震撼,就是Google找得到的內容,老師不考!有很多考試甚至還能夠查詢課本或資料。老師希望他們能夠「分析」找到的資訊,而非背誦。這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對從來沒這樣做過作業的女兒來說,反而困難! 對媽媽我來說,沒有答案紙可以對,更是痛苦。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