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好玩!多麼舒暢!
這黎明的空氣,像輕拍的浪。
浪之吻,對當時還是十八歲的她來說,就是神聖。
《戴洛維夫人》是二十世紀初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的成名作之一。小說將所有事件壓縮在短短十幾個小時內女主角的心理活動中,為使讀者一頭栽進生活之流的某個當下情境裡,作者選用自由間接的形式,省去了以往正式的敘述語,例如:她想…、她問她自己…。
故事的第一句話:「戴洛維夫人說她要自己去買花。」這突如其來的人物與思維,將讀者推進了女主人公意識之流的某個片段裡。我們沉浸於她的內在世界,因而慢慢地推斷出她是誰,為什麼得去買花,以至於拼湊出她的生命史。
「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是十九世紀末,英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中所發表的學說,用來描述人內心的一連串想法與感覺。法國文學大師普魯斯特也善於以豐富的感官來感知心理時間。在客觀的物理時刻與內在意識流的相互滲透下,現代派作家於是締造了一個極富變化強度的文學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