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2】隨堂開示錄 62 《 TVBS 看板人物》專訪

星雲大師 |2020.01.03
3609觀看次
字級
大師早年在宜蘭雷音寺開設念佛會、講經班,開啟往後的弘法生涯。圖為1953年宜蘭雷音寺第一次皈依大典。圖/佛光山提供。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20

說「心」 7-2

《 TVBS 看板人物》專訪
時間:2014年1月9日
地點:佛光山大悲殿

主持人:可是從宜蘭的講經班開始,我們都看過那張照片,用白紙寫了黑字,「大家來聽經」,然後就開始開班。然後您又加了哪一些設計跟努力,讓僧人跟信眾之間的界線可以慢慢融和,讓人間佛教可以在那個時候的台灣慢慢踏出第一步?

大師:從新竹到宜蘭不是簡單的路,過去很有名的是新竹風、宜蘭雨,竹風蘭雨。所以我也覺得我從風城到了雨地,下雨的地方。那個時候當然什麼都沒有,有人就警告我:「你不要到宜蘭去!那個地方連住的房間都沒有,連要用的廁所都沒有,你去恐怕不容易有人接受你。」但是我說:「已經有人請我去啊!」是一個在家居士請我去的。這個居士也很有緣分,後來跟我出家,甚至他的女兒、孫子,全家好多個人都跟我出家。
這一位名叫李決和的居士,把我請到宜蘭去以後,由於他自己也窮,不是很有辦法,就把我送到一間神道的小廟裡面。到了那裡,一看,「哎喲!好多神明!」有幾百尊的神像供在那裡。他們在神像旁邊弄個板子,隔了一塊地給我,並且弄來一張竹床給我坐臥。每次只要我朝那張床鋪一坐下來,床就開始唱起歌來,聲音很響。甚至只要我做一個動作,四面八方都能聽得到。不過,我依然睡得很安然。為什麼?我很有本領。什麼本領?我一坐不動,坐下來就不會亂動,你要想從外面聽到我動作的聲音、竹床的響聲,是不容易聽到的。比較不便的是,這裡沒有廁所,不過這也沒關係,我知道火車站在哪裡,那裡有廁所。

主持人:要去火車站上廁所?

大師:到火車站要十幾分鐘。
房間的蚊蟲之多,都是往你的臉上貼,加上窮困,也沒有電燈。不過,因為我從小在寺院裡生活,苦生活已經很習慣,倒也不以為苦,不以為這樣就不能住,總覺得:不就是睡個覺而已,蚊子多,就跟牠結個緣嘛。

主持人:結緣?
大師:我很健壯,給牠吸一點血不要緊,也是布施嘛。所以,我就很安然地住下來了。沒有多少天,這裡的青年就逐漸多了起來,像慈惠、慈容法師,就是六十年前的宜蘭青年。我在宜蘭六十五年了。

主持人:六十五年啦!

大師:這許多年輕人,男男女女的,就來找我。找我做什麼呢?那時候我會舞文弄墨、寫文章,就為想學文藝的人開設文藝班。雖然我五音不全,但是我知道他們青年人愛唱歌,所以就自己作詞,再套上別人譜的曲,配合起來,供給他們唱歌。就這樣,人愈唱愈多,文藝班也愈開愈大。
在宜蘭這個地方,讓我感到很安然,每一次到宜蘭,沒有人來接我,要離開了也沒有人送我,很自在。尤其在這間神道的雷音寺裡,既沒有桌子也沒有凳子,大家講話、辦公都是在丹墀、路上。
剛才你說到,用白紙寫:歡迎你們來聽經聞法。

主持人:對,我看過那張照片。

大師:那個白紙,得到一張都不容易,就只有這一張,寫了就掛起來。但是那時候的人很單純,看到一張白紙上寫了字:「請聽佛經」,就紛紛跑來。現在再寫,即使用黃金寫字,他也不一定要看,這就是緣分。

主持人:剛剛師父的談話裡面,我聽到「安然」兩個字,師父有一顆安然的心,而那個時候的信眾則有一個黃金般的心,所以彼此能有共鳴。可是觀眾朋友知道嗎?我們剛剛聽到師父講,那時候在宜蘭開始講經的苦,其實師父只講了一點點。師父來台北的第一個晚上,有風有雨,那時候沒有人讓師父掛單,師父縮在現在善導寺的大鐘下面避風雨,度過第一晚,真的是非常難以想像。您碰過這麼多困苦的情況,為什麼還能保持希望?

大師:人生不能怕苦。我也不希望佛教徒一開口就講苦,什麼「苦惱」、「世間苦海」。我覺得苦是很好的,苦是一種教育,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要能承受苦,要能超越苦;苦也是一種力量,你能吃多少苦,就會增加多少力量;苦也是一種營養,吃了苦就好像吃了營養。你能吃苦,別人也會很歡喜,我剛才不是講嗎?父母生養我,雖然沒有給我多少金錢,但是他生養了我一個吃苦耐勞的性格,我很感謝他們。

主持人:師父!您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一生有這麼多的挫折跟辛苦,然後什麼事您都要自己開創,可是您後來都一一成就了。為什麼您可以保持這麼樂觀的態度,相信會成就?

大師:我童年的時候,家裡三餐不繼,但從來沒有感到家裡貧窮、我是窮人家的孩子、我家裡很苦。我感覺到自己堂堂正正地為人處事,雖然是小孩,但正正派派的,窮沒有關係。大概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就想幫忙父母賺錢,早上天還沒有亮,就出去撿狗屎。

主持人:為什麼要撿?

大師:把狗屎堆到一起,累積多了就能賣給人作肥料,也能賺個幾毛錢。甚至晚上村莊裡的牛群要回家了,牛回家也是有規矩的,會先在外面大便,我就趁這個時候去撿。

主持人:牛糞。

大師:牛糞很重,我就在地上拖著走,拖回家後,堆到一旁晒乾,人家就會來買,也能賣幾個銅板。賺得的錢交了給父母,父母當然很歡喜,我也很高興。所以,父母家人要互相鼓勵、互相讚美,家庭才會幸福,我感到自己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
至於後來人生的種種酸甜苦辣,就不去談了。不過到了現在,人家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大學好幾間、寺廟幾百間,還有電台、電視,我卻忽然感到貧窮,覺得那些都不是我的,那是屬於大家的、十方信徒的、佛教的。這時候我才感覺到原來我是窮的。
不過,人窮,志不窮。我雖不上街買東西,不貪圖要什麼,不好吃東西,也不一定要什麼辦公桌、茶几,但覺得自己還是很富貴的。
所以,人要打從心裡覺得自己不窮,只要心裡擁有智慧、慈悲、忍耐、自強,這個世間的一些小財小利,又算得了什麼呢?(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