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炒米果脫胎換骨

文/朱振藩 |2019.12.30
2102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江蘇揚州、鎮江一帶,有一款頗受歡迎的小菜,名叫「炒米果」。它先把糯米粉搓成細粒滾圓,和薺菜、火腿(可用素火腿替代),切成細末同炒,馨香清新宜飯宜粥,挺對胃口,名聞遐邇。

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寒雲,風流倜儻,亦精飲饌。當他在北平(京)的有段時間,每月都會在中南海的「流水音」,舉行一次詩鐘雅集。他的夫人劉梅貞擅製「炒米果」,常製作供客;曾得寒雲指點,將米果易為二蒼,結果其味甘純,滋味尤勝米果。散席之後,方地山、閔爾昌意猶未盡,堅持打包帶回,認為夜半行文,邊寫邊吃,以助文思。此出自飲饌名家唐魯孫《談吃》一書內,可信度應極高。

所謂「二蒼」,為「雞頭米」之上品,「雞頭米」外殼長滿短刺,頂端泛綠,紫蕊吐豔,用小釘鈀撕開,即可驗看老嫩,嫩者內皮柔黃,煮時一剝即開,適合用牛奶加糖煮熟,「珠蕊凝結,三漿香泛」,勝過蓮羹。老者外殼堅硬,在享用的當兒,用錘敲開外殼,一一剝出來吃,凡是牙口好的,說是果肉若金,喜其饒富咬勁;至於不老不嫩的,其名為二蒼(子),皮色黃中帶綠,最受大家歡迎。

把它製成乾貨,即是赫赫有名的芡實,供中藥用。台灣著名的「四神湯」,原先是用芡實,後以貨源難得,且為節省成本,改用麥仁替代。

芡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池塘及湖泊的淺水中,主產於長江中、下游水域,中國北方亦有零星出產。進入秋季後,花謝但萼仍在,漸漸形成色呈紫紅、狀似石榴而全身帶刺的毬果,望之一如雞啄,於是稱為「雞頭」。每個毬果內,長數十顆被硬殼包裹的果肉,去其硬殼,粒粒像珍珠的雪白果肉,即是芡實(雞頭肉),江南俗稱「雞頭米」。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有〈詠雞頭米〉詩,云:「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珍珠圓。」

而俗稱的「雞頭」,何以被叫做「芡」?據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解釋:「芡可濟荒歉,故謂之『芡』」。原來古人一遇荒年,農作物歉收,野生的「雞頭」,便可充糧食,以度過饑荒。另,《古今註》亦有相似的說法,指出:「芡,葉似荷而大,葉上蹙皺如沸,實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充饑。」

由於新鮮的「雞頭」,剝食太過麻煩,欲取所含澱粉,必須改用他法。《本草綱目》亦謂:「風用蒸熟,烈日晒製取仁,亦可舂取粉用。」意即將「雞頭」煮熟後,放在太陽下曝晒,其硬殼會裂開,取出裡頭的「米」,可當糧食儲藏;亦能用舂方式,壓出所含果漿,經沉澱和晒乾等工序,獲取所飽含的澱粉,而此一提取出的澱粉,人們名為「芡粉」。日後在燒菜時,菜將起鍋之際,淋上著漿澱粉,使之增稠黏合,藉以增潤提鮮,此即所謂「勾芡」。

又,雞頭米有個別名,實在很有意思,今江西、浙江等地,仍是如此稱呼。原來叫「珊瑚珠」。曾在清人查慎行〈食雞頭〉一詩讀到過,詩云:「芡盤每憶家鄉味,忽有珠璣入口喉。」他是海寧的大名士,其家鄉所在,自然就是而今的寧波市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