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邱安妹老菩薩

文/羅吉珍 |2019.12.29
1675觀看次
字級
母親羅邱安妹老菩薩於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新竹縣關西鎮,與外祖父母同住在傳統農家的河南堂四合院。 圖/家屬提供
長子羅吉珍(左四)、長媳陳香雪督導(右一)陪同羅邱安妹老菩薩(中)參加曾外孫的佛光寶寶祝福禮。 圖/家屬提供

文/羅吉珍

母親羅邱安妹老菩薩於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新竹縣關西鎮,與外祖父母同住在傳統農家的河南堂四合院。

羅家在關西鎮經營煤碳開採,以及生產蔗糖、紅茶綠茶的工廠,因為家大業大,母親跟著父親在茶廠工作,負責煮飯照顧四十至五十位工人的三餐,展現堅忍的毅力與客家人硬頸的精神。

曾幾何時輝煌時代隨光陰漸漸退去,一九六九年隨著子女遷徙至新莊,從此在新莊地區生根。母親本著客家人刻苦耐勞的精神,租地種菜、賣菜,父親負責墾地、鬆土、澆水,每天還得趁早去摘菜,說到中和里賣菜的「阿婆」,在菜市場裡無人不知。

隨著歲月流逝,有一天父親突然昏倒,經醫生急救無效,一九七九年病逝長庚醫院。此後,母親仍不荒廢田地,並好學求知,利用空暇跟著當時盛行的「每日一字」節目,在撕下來的日曆紙背後,一筆一畫學寫字,不僅有助於賣菜記事,也能看報紙。

母親由大媳婦接引走入佛門,參加國際佛光會活動、在道場做義工,如:摺活動行事曆、包粽子義賣等。母親發心皈依受持五戒,到道場誦經、禮懺是她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二○一六年她九十八歲那一年,坐著輪椅在佛光山星雲大師座下完成菩薩戒。

母親一生勤儉持家,實踐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歡喜與人結緣。二○一九年十二月八日在睡夢中安詳捨報往生,享嵩壽一○一歲,留給羅家子孫福德圓滿的典範,以及無限的思念。

曾外孫女陳盈帆致阿太

二○一九年十二月八日那天,您安詳地走完了人生最後一哩路。在您一百零一年的人生旅途中,身為曾外孫女的我僅參與您生命的五分之一,但這五分之一,卻已留下許多彌足珍貴的回憶及人生哲學。

親愛的阿太,您的離開,留給我們無盡的思念。如今望見一張張與您的合照,眼角仍忍不住泛出淚水,還會不經意憶起與您生活的點點滴滴。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您總是希望我陪您一起去公園散步,雖然小時候不懂事常常沒耐心,覺得您步伐太慢不太願意陪您,但最後還是會乖乖地跟在您身邊,讓您扶著我的手慢慢走。我長大後,您已走不動了,您希望我能推著您去公園走走,但阿嬤覺得這樣不安全,我就幫您推一張椅子在門口,讓您坐在門口晒晒太陽。除了散步,您還喜歡在頂樓平台種許多植物,然後請我幫忙把尿桶搬到頂樓施肥澆水,而我總是嚷嚷著好麻煩,還會心不甘情不願地跑下樓做自己的事。還記得有一次,您講了一串客家、台語夾雜的話,我想了一下並給您回應,您驚訝地誇讚我,怎麼那麼厲害居然聽得懂,當時的喜悅至今還留在回憶之中,時時湧上心頭。

親愛的阿太,您給予我們的叮嚀,我們不曾遺忘。微小如進門後您催促我們,回家第一件事情是先洗手,或是您說衛生紙要兩面都用髒了再丟掉,不可浪費等等,這些生活上的小叮嚀,讓我們無形中養成惜福與維持整潔的好習慣。當我們在外面受到挫折,或是感到失落的時候,您會時常關心我們,並鼓勵我們說已經做得很好了,排解我們心中的惆悵。

親愛的阿太,您直到最後仍面帶笑容,彷彿在告訴我們,不要過於沉浸在悲傷之中。我們將會帶著與您共同的回憶,以您的身教為榜樣,一步一腳印繼續向前邁進。

祈願敬愛的阿太在佛菩薩慈悲加持下,福德莊嚴,清淨自在,往生極樂國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