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我們走著橋

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2019.12.24
1075觀看次
字級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自去(107)年重新開幕後,高懸於科教館空中的「博物館之橋」,以木質與鋼構混合建造。圖/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自去(107)年重新開幕後,高懸於科教館空中的「博物館之橋」,以木質與鋼構混合建造。圖/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自去(107)年重新開幕後,高懸於科教館空中的「博物館之橋」,以木質與鋼構混合建造。為了一次解惑「這座橋梁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有幾根鋼梁真的安全嗎?」,科教館特別規劃了《博物館之橋》展區,並於本月正式揭幕,要讓觀眾能細心品味這座連結人與自然、科學與藝術的思辨之橋。現在的科學教育強調的是跨領域的結合,而科技館打造出的這座全台唯一的鋼木混合室內橋,不但是工程典範,同時也是一件科學展品,它連結常設展原有的物理及力學原理,再以現代化的設計美學,成為人們駐足的焦點。

《博物館之橋展》連結橋體,共有「設計的演化」、「探索博物館之橋」以及「發現木材的多樣性」三大單元,包括等比例縮小的空橋展示原件、建造過程的紀錄影片,以及包括台灣杉、柳杉、臺灣二葉松、紅檜、樟木等各種木材的展示,要讓大小朋友了解這座空橋僅以15條鋼索支撐卻能承受每平方公尺400公斤的重量:以40公斤的中小學生為單位,足足可以同時站1200位也不會斷裂、不倒的秘密;更打破一般人的觀點告訴大家「木頭強度可比鋼鐵」、「砍樹竟能救地球」!

原來利用橋身彎曲的造型與橋梁的桁架系統,藉由木構造設計能減輕橋的整體重量,提升建築物的整體耐震安全性;而木頭經過特殊處理,不但耐蟲蛀、防腐,在抗火、抗震、抗彎強度的表現,甚至還贏過鋼筋混凝土!更因為採用鋼構造與結構用集成材兩種減少碳排放的材料,對環境更友善。此外,在結構力學上,嘗試曲線環狀的外型,也提高橋身的強度,走起來更穩,同時兼具力學和美學概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