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五十歲王先生從事貿易工作,是中階主管,近年經常在中國大陸出差,並常應酬,每年健檢,血糖血壓不正常也不在意;直到去年冬天時雖覺得心臟疼痛、無力、喘不過氣,拖了半個月後才在當地就醫,發現是心臟衰竭,心室射出率僅剩百分之二十五,經緊急置放心臟支架後仍覺得喘。
收治王先生的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部分患者在初期時症狀並不明顯,常會有容易喘、咳嗽、疲累,較為嚴重時則出現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水腫、心悸等問題,但多數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因仍可活動,因此不易察覺;特別是年長者,常誤以為是正常老化而忽視,以致病況惡化耽誤黃金就醫時間。
吳彥雯說,王先生年初回台來醫後,經給予防血栓、降血壓藥物,加上復健、戒菸、正常作息等,三個月後,心室射出率從百分之二十五升至百分之四十外,透過定期回診追蹤,不再喘與疲累,重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