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北京故宮文創近年來成功打出自身文創品牌,北京天壇也追隨其腳步,天壇近日發布二○二○年「祈年曆」,這是首次天壇發布節慶年曆,是為明年天壇成立六百年致敬。「祈年曆」立體紙雕工藝、數字互動等元素最為吸睛。
天壇位於北京南邊區域,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後,北京從此成為中國政治中心直到今天,北京故宮、天壇都是在永樂年間建成。永樂十八年(西元一四二○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的天地壇,是天壇前身,到了嘉靖九年(西元一五三○年)實行四郊分祀制度後,在北郊另覓他地另建地壇,原來的天地壇則專為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並改名為天壇,現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年是天壇建壇六百年,天壇首次發出節慶年曆,是為迎接六百年而推出的首款文化紀念品,也是對文化遺產表達敬意。該本祈年曆封面以天壇祈年殿為主角,邊框的朱紅色喜氣洋洋,有福來到之感。
四季分明
一頁一節氣
值得一提的是,祈年曆非按照一周七天排列,而是把每五日或六日放在同頁裡,這是依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所設計。在祈年曆的每一頁上,還標註了當前所處的節氣、農事習俗等資訊。
由於北京四季分明,祈年曆可以欣賞到四季不同的風景,撕下祈年曆可以成立體紙雕,雅俗共賞。據了解,祈年曆採用雷射雕刻的細膩紙刀技術與立體紙雕工藝,在年曆使用過程中,一頁頁撕下後,就成了「3D紙雕版祈年殿」。
天壇公園管理科科長趙忠華表示,祈年曆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撕下的祈年曆對折可以是書籤,背面可做便條紙;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祈年曆封底的QR CODE,就進入「節氣知道」、「節氣萬花筒」,與「節氣逍遙遊」等項目,年曆就會「說話」,可以聆聽與閱讀節氣、禮樂知識。
品牌聯名
文物玩時尚
據《新京報》報導,頤和園彩妝、動物園鵜鶘商店特色玩偶等北京「公園文創」推陳出新。此外,也大玩起聯名款產品,像是故宮後頭的景山公園與北冰洋推出聯名款的汽水、牡丹冰淇淋。產品成為網紅爆款,吸引民眾打卡拍照。
包括新近推出的「祈年曆」等種種行動,都是不讓北京故宮專美於前。北京故宮近來因文創不斷創造話題,故宮系彩妝品、口紅、金飾等無所不包,也無所不賣,成功拉近文物與現代人的距離,北京故宮也因此創下可觀收入。現在與故宮同年建成的天壇也要敲響文創之戰,搶占大陸民眾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