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年近二十九歲的陳煥中(圖╲中央社),因一場農村活動翻轉人生;二年前他為了兌現承諾,從嘉義北上到宜蘭學種田,並以螺害、草害為主題進行創作,獲得多個文學獎項,也希望藉此為土地留下好緣分。
【本報宜蘭訊】宜蘭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年近二十九歲的陳煥中,因一場農村活動翻轉人生;二年前他為了兌現承諾,從嘉義北上到宜蘭學種田,並以螺害、草害為主題進行創作,獲得多個文學獎項,也希望藉此為土地留下好緣分。
陳煥中研究所期間的一次偶然機會,參加宜蘭小農團體「倆佰甲」發起人楊文全舉辦的活動,與土地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也見證農村的美好,因此他告訴自己,退伍後要當全職農夫,過一個不被綁住的生活。
陳煥中退伍後不到一個月,在楊文全、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等人的協助下兌現「承諾」,二年前從嘉義市北上到宜蘭縣成為全職農夫。
陳煥中說,當初家人極力反對,希望他去考公務員或到科技公司工作,不要做那麼辛苦的工作,但他沒有聽從;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父母見證他的努力成果,現在比較不會像過往那樣反對,也會幫忙銷售,現在家裡所吃的米,就是自己種的。
談到下田遇到的挑戰,陳煥中苦笑地說,螺害與草害讓他吃足苦頭,但這也成為創作靈感的來源。
除了種田,陳煥中也將他與螺害奮戰後的思考,寫成童話《喵喵與女孩辰星》,這部作品榮獲二○一八蘭陽文學獎的童話類佳作。散文《快慢之間》則是描述第二年的耕作心得與未來期許,近期奪得二○一九寰宇大地文學獎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