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工作壓力一來,腸胃就鬧脾氣,有時拉肚子,有時卻又便秘。腸躁症是許多現代人的問題,這麼惱人的疾病,醫師建議可以從運動做起,規律運動幫助腸胃規律性運作,也可紓解壓力。
腸躁症雖然不至於釀大病,卻深深影響生活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陳重嘉說,腸躁症主要有三種不同形態:以腹瀉、便秘為主或兩者交替出現。
醫師說,自我要求完美、情緒易緊張的人,特別容易罹患此病,因此適度運動格外重要,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降低身心壓力,並刺激腸道進行規律性的收縮與放鬆。選擇可以放鬆的活動,持之以恆可改善身體許多不適症狀。
由於患有腸躁症多因工作壓力、忙碌焦慮引起,適當的抒解工作壓力、舒緩焦慮的運動,如打坐、瑜伽等,適時調整心態,才可減輕症狀。
除了運動,患者飲食也須改變,應細嚼慢嚥,不要邊吃邊工作,以免影響腸胃消化吸收,讓症狀更嚴重。也建議避免蛋類、乳製品、油膩食物及含咖啡因飲料。多喝水並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如蔬菜、鮮果、全麥食物等。如果腹瀉則採少量多餐,便秘者可多吃纖維質的食物。
他說,甜食和豆類食品,容易引起脹氣;一些富含果膠類的水果像草莓、奇異果、香蕉等,容易促進排便。
醫師表示,腸躁症的治療無法馬上立竿見影,初期以運動飲食調養最重要,若嚴重到需要醫師治療,中醫主要是針對緩解腹痛、調整排便習慣。躁症病位雖在腸道,但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需較長時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