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sinhua
除了那些滴得桌布到處都是的蠟之外,其他都去了汽油與重油燃燒時會去的地方:空氣裡(但化學形式已改變)。
本文摘自《請問牛頓先生,番茄醬該怎麼倒?》臉譜出版
除了那些滴得桌布到處都是的蠟之外,其他都去了汽油與重油燃燒時會去的地方:空氣裡(但化學形式已改變)。
蠟燭通常是石蠟製成的,那是我們可以在石油裡找到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物。正如其名稱所暗示的,碳氫化合物分子除了氫原子與碳原子之外,什麼都沒有。當它們燃燒時,它們與空氣裡的氧起反應:碳與氧形成二氧化碳,氫與氧形成水(不過未必完全反應),而這兩種產物在火燄的溫度下都是氣態的,所以它們進入空氣裡。
我們還會燃燒其他的碳氫化合物,例如:天然氣裡的甲烷、煤氣烤肉架與吹管裡的丙烷、打火機裡的丁烷、煤油燈裡的煤油以及汽車裡的汽油。它們全都會因燃燒而產生二氧化碳與水蒸氣,並且似乎會在過程中消失。紙、木材與煤更包含有不燃燒的礦物與植物材料,所以除了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它們還殘留下灰燼。
提示:
當沒有足夠的氧氣能產生二氧化碳時,例如:在汽車發動機裡,我們也會得到一些一氧化碳。
趣味小實驗
把冰塊放進薄的鋁製小淺鍋裡,待鍋變冷後,再放在蠟燭或者打火機的火燄上方。一會兒後,你可以檢查鍋底,就會看見來自火燄的水蒸氣在鍋底凝結成液態水。
知識補給站
為什麼蠟燭沒有燭芯
就不能燃燒?
燭芯藉著毛細作用,將熔蠟向上引導到它能氣化並與空氣中氧氣混合的地方。一塊固態的蠟,甚至一灘熔化的蠟都不會燃燒,因為蠟分子無法接觸足夠的氧分子;只有氣化的蠟能與氧分子密切混合並且起反應。
燃燒是釋出能量的反應,一旦燃燒開始,它便會釋出足夠的熱熔化蠟,接著將蠟氣化以便繼續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