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係法40周年】 雙橡園VR版憶昔

文/王錫璋 |2019.11.26
2116觀看次
字級
圖/王錫璋
圖/王錫璋

文/王錫璋

十月中旬,從臉書看到國圖配合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在閱覽大廳展出二○一八、二○一九年兩位得獎人的作品,乃趁看文學劇場展演之前,去閱覽大廳看看。不想,只看到展架上寥寥幾本,只有一、兩種中譯書,德文、波蘭文版原文書,甚至只是把書影輸出印在紙版上的假書而已,不禁啞然失笑。

但也隨即了解,諾獎得主,若出自歐洲或南美等國內不甚有名作家,不僅出版社少有中譯本,外文圖書採購經費一向不多的國內圖書館,也未必會買這些不熟悉之作家的原著。圖書館實在不必搶快去辦展覽,而是應想辦法先去採購一些原著回來典藏才是。

書展未盡理想,不過倒是在大廳另一角落看到外交部在此設攤的《雙橡園》虛擬實境VR體驗,以及相關的「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大事展覽。遂前去參觀,並在服務人員協助下,掛上鏡、盔體驗走訪雙橡園的實景,這倒是比書展實際些了;很難想像,透過科技的方式,在台北,你就恍如親身踏入遠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秀麗典雅、碧草如茵的古蹟雙橡園。

雙橡園在我國與美國的外交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位置,特別是今年,是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紀念,外交部特別製作《雙橡園》VR版,供民眾了解台美外交關係的一段歷史,順便認識這座著名庭園官邸,也是好事一樁。

雙橡園建於一八八八年,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創辦人赫巴德(Gardiner Greene Hubbard,其女婿即電話發名人貝爾)購入土地後,請當時留學法國的著名建築師,為其家族所設計的夏日渡假別墅。此地連同庭園,占地一八點二四英畝,擁有二十六間廳房,豪華又典雅。最特別的是,房舍是屬於喬治復興時期英式莊園樣式,也是華府至今唯一保留的新英格蘭現代木屋架構及其風格的建築。

二十世紀之初,赫巴德的後人曾陸續將此別墅租過許多名人。一九三七年中華民國政府駐美大使王正廷開始向赫氏家族承租,作為駐美大使之官邸。十年後,即一九四七年,駐美大使顧維鈞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向赫氏家族以四十五萬美元購入此莊園,從此雙橡園變成我國政府產權,也是華府最美麗的大使級官邸之一。因此,許多訪問我國駐美大使館的國內外名人均曾造訪過此名園官邸,蔣宋美齡在一九五○及一九六○年代訪問華府時,也多次下榻此地。雙橡園也因經常宴請貴客,開始蒐集一些珍貴骨董、文物,以配合別墅莊園之典雅風華,諸如:光緒皇帝落款祝壽慈禧太后的畫作、清朝一九○四年送到美國聖路易世博會展覽的龍紋桌椅等。

但一九七八年底中美斷交,雙橡園做為我國大使館官邸之功能即告停止,且我國深恐中共與美國建交後,雙橡園之財產權恐被其所奪,乃緊急以二十美元之代價,象徵性轉讓給當時友台之高華德參議員所主持的非營利性組織──自由中國之友協會。

所幸一九七九年四月,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承認我國在一九七八年以前所有取得財產的合法性,才讓謀我在美財產亟極的中共,無法染指雙橡園。我國政府乃以兩百萬美元之代價,向「自由中國之友協會」買回雙橡園。

但一九八六年起,美國政府內政部以雙橡園印證歷史文化之意涵,將其列為國家古蹟,故我國雖買回雙橡園,亦無法再做為駐美代表處之官邸的居住行為,只能做為招待貴賓參觀或宴客的地方。台美斷交後,外交艱困,馬英九執政時代的二○一五年,駐美代表處曾在此舉行元旦升旗典禮,雖被美國政府警告為不妥之行為,但仍是雙橡園近年來唯一見到的一次升旗典禮。

台灣關係法走入四十年,規範和保障的當然不只在財產,但雙橡園卻因此法重回我國主權,我國外交一路艱辛,由這「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大事展和雙橡園 VR體驗,實可感觸良多。此項展示,將轉至松山文創展到年底,讀者還有機會看到;要不然,外交部也此雙橡園VR體驗放在網站,大家皆可觀看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