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瓢蟲找新家》 圖/小魯文化提供
文/陳月文
現在很容易在市面上買到有機米,但為何要吃有機米或如何分辨有機稻田,多數人並不了解,尤其是生活在都會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這時如果能藉由親子共讀一本有趣又蘊含有機米常識的繪本,從閱讀、思考、疑惑、討論進而帶著繪本走向田間,真正走讀故事。讓日常飲食和心靈飲食(閱讀)連結,活化共讀。最近出版的《橙瓢蟲找新家》就是這樣的一本適合親子共讀和走讀的繪本。
誰住在稻田公寓裡
故事敘述橙瓢蟲原本居住的稻田,農夫大量噴灑農藥。橙瓢蟲眼見昆蟲朋友一個個倒下,為了保命,嚇得趕緊逃走。好朋友長腳蜘蛛、螳水蠅也結伴同行,他們想找一個安全無毒的新家。
隨著故事情節,孩子跟著橙瓢蟲和長腳蛛的視角,一頁一頁尋找「新家」,尋找過程順利嗎?最後找到沒?閱讀中,孩子多期待下一翻頁,能解開他們的疑惑。
除此之外,故事中也揭開許多昆蟲田間生活的樂趣。
像「稻田公寓」?誰住在「稻田公寓」裡啊?上層有蝴蝶、蜻蜓飛舞;長腳蜘蛛在上層結網,希望飛舞稻葉頂梢的蟲兒可以成為牠的食物。橙瓢蟲喜歡住在中層,因為那裡有牠喜歡吃的害蟲,像飛蝨、蚜蟲。下層則住著不會織網的貓蛛,和喜歡吃掉落水面的昆蟲的水澠、螳水蠅。
像草皮田梗,因為不鋪水泥,田埂上長滿野花野草,有豐富的花蜜花粉食物,幫助橙瓢蟲等昆蟲平安過冬。
像捕蟲網原來也是可幫助有機農,了解稻田生物食物鏈。
故事的後半場,有機田的農夫爺爺、農夫奶奶和孫子走進農田了。故事中孫子的疑問,正是很多大小讀者的疑問:「為什麼田裡有這麼多昆蟲?」阿嬤說,有機田不噴農藥,才會有許多昆蟲,阿嬤趁機教育孩子,橙瓢蟲和長腳蜘蛛是生態指標昆蟲,如果田裡有許多橙瓢蟲和長腳蜘蛛,表示這一片是不噴農藥的有機田……
經歷生命安全決戰
閱讀這本由兒童文學作家李明足撰文、畫家劉貞秀繪圖的《橙瓢蟲找新家》,大小讀者像乘著橙瓢蟲的翅膀,在趣味故事中,體驗了一趟有機稻田成長之旅。看到有機農作對生態環境的友善,以及對大地的關懷。書中附有一張珍貴的食農教育的小摺頁〈有機米寶寶成長記〉,在共讀之餘,幫助大小讀者認識有機稻田的生態,以及有機米的相關知識。
《橙瓢蟲找新家》能有如此豐富的內容,一方面固然是作者李明足做足了功課,趣味呈現有機稻田的生物多樣化。而策畫人「銀川永續農場」的賴兆炫、梁美智更是功不可沒。
賴兆炫是台灣第一位以農業碩士的高學歷,放棄優渥的白領工作,回鄉從事有機耕種的農夫。在父親與鄉親的不解中,他以自己的專業與實踐精神,提高台灣有機米品質,甚至能外銷日本。此外,他不獨享成功經驗,努力勸說鄰田改種有機,終於讓花蓮海岸山脈的富里,成為台灣第一片完整的有機米山谷,保障了富里山水與豐富的自然生態。
當鄰居都成為有機農民,以有機方式耕種稻米後,賴兆炫轉而推廣食農教育,希望教育學童從小認識有機米對健康、對環境生態、對大自然的影響,從而保障自己的飲食健康,建立友善環境。
翻開《橙瓢蟲找新家》,眼光會追隨著可愛的橙瓢蟲,經歷一場生命安全的決戰。橙瓢蟲尋覓新家、安住新家的過程,有機米的成長過程,以及有機稻田裡的豐富生態,也就悄悄的種進了小讀者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