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行誼】 梅蘭芳注重禮貌

文/朱同慶 |2019.11.05
1534觀看次
字級

文/朱同慶

梅蘭芳先生可稱的上是京劇的代名詞,其絢爛華麗的唱腔、俊美得體的扮相,再加上柔美優雅的身段,連聽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也為之傾倒。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泰戈爾,也曾賦詩贈予梅先生。

舞台上的梅先生有種脫俗之美,很容易令人感到他高高在上,觸不可及。而生活中的梅先生,卻是極平易近人的,從不對人擺架子。遇到生活窘迫的親友來訪,更是一視同仁,不曾另眼視之,離別時還會親自送至大門口,總是與其握手告別,並親切地囑咐道:「要多保重。」

有些家人常常看到梅先生在大門口與人握手告別,不禁納罕:「梅先生是否『禮貌』得過了頭?何必總要與人握手告別呢!」他們哪裡曉得,表面上看,梅先生是在與人握手,實則是在偷偷塞錢給人家。

的確,有時接濟他人,更需要注重他人的尊嚴。往往刻意標榜自己的「善舉」,很容易使得對方難堪,進而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梅先生的禮貌於日常生活,俯拾皆是。再例如,梅先生平日在家吃飯,是從不點菜的,廚子做什麼,他就吃什麼,並且無論吃什麼都是一副很歡喜的樣子,甚至,從未挑剔過菜品的鹹淡。梅先生不僅自己這樣做,還吩咐家人也不許對菜品評頭論足。其原因很簡單,梅先生認為廚子燒菜已經很辛苦了,再挑三揀四的,就太對不起廚子了。

過去老藝人都講究「未曾學藝先學做人」,由此可見,禮貌並不是在裝腔作勢,亦非刻意敷衍,更多時則是自身修為,乃至內在涵養的體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