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留聲機 傳承文史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19.11.04 語音朗讀 17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校長夢工廠外觀。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校長夢工廠裡,有校長們鼓勵教師的一句話。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香爐造型的「敬字亭」。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校長留聲機」可聽聞校長們說故事。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校長夢工廠陳列的教具及「敬字亭」介紹。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校長夢工廠裡的結緣書。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校長說故事」屏風,描述早年如何推廣「勸學、勤學」。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校長夢工廠內部陳設。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客家人重視教育,因此有「美濃出博士,鳳林出校長」的美譽;位於東部的花蓮縣鳳林鎮,校長密度之高,堪稱全台之冠。設於鳳林公園旁的「校長夢工廠」,是一座以「校長口述史」為基調的展示館,民眾可透過「校長留聲機」聽聞校長說故事,進而認識地方歷史文化。 鳳林鎮,坐落花蓮縣中部的花東縱谷平原地帶,人口只有1.1萬人,其中6成是客家人。當地人口雖少,卻培育出120多名校長,堪稱全台出產校長密度最高的小鎮,因此被譽為「校長之鄉」。 探究「校長之鄉」的成因,與客家人的移民史有密切關係。客家人選擇移居花蓮鳳林發展,源自日治與戰後2個時期的移民潮。日治時期的移民潮,主要與天災有關;戰後的移民潮,主要是從大陸躲避戰禍而遷入。 客家人移居鳳林 鼓勵子女當老師 日治時期,桃竹苗一帶的客家人生活艱困,加上昭和10年(1935年)發生苗栗關刀山大地震,使得聚集在桃竹苗近山一帶的客家人,感到生命財產遭受威脅,生計難以維持,於是大批居民便從西部移往當時仍處荒涼的花東拓墾。 當時日本人計畫在鳳林地區發展樟腦、蔗糖與林務事業,造就許多工作機會。從西部跋涉到鳳林的客家鄉親,回到西部的老家後,奔相走告,促使更多客家人離開西部故鄉,前往鳳林展開新生活。 日治時期遷到鳳林的第一代客家人,大多從事農務及勞力工作,生活非常辛苦,也養成刻苦、耐勞、儉樸的客家「硬頸」精神。 遷居鳳林的客家鄉親,認為教育可以翻身脫貧,因此非常注重子女教育。為了讓下一代不再那麼辛苦,他們刻意培養、鼓勵子女從事教職;即便當時的教師薪水不高,對教師的要求又嚴格,但是因工作穩定,又受人尊重,因此興起「耕讀傳家」風氣,鼓勵子女當老師,進而孕育出多名校長。 退休校長當義工 對教育念茲在茲 「既然為人師,就有義務為學生做較多的付出」,這是瑞穗國中退休校長覃秀玲,留在校長夢工廠鼓勵教師們的一句話。覃秀玲畢業於鳳林國小、鳳林國中,她看到父母親對老師的尊敬,對老師升起仰慕之心,從小就立志要當老師。 覃秀玲表示,在她成長的年代,不論是社會、鄰里或家庭,都充滿尊師重道的風氣,從事教育30多年來,她最大的成就感不僅是潛移默化學生的氣質,更令她感動的是家長的支持與付出。 如今,覃秀玲雖然退休了,仍在國家公園擔任森林解說義工,以森林為師,帶領民眾向大自然學習,希望民眾了解「知識不只是在課堂中,更多是在課堂外」,也希望教師們多補充課外知識給學生,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辨能力,為培育更富強的下一代而努力。 提倡尊師重道 學習有教無類 「校長夢工廠」是一幢日式長屋,在大榕樹的庇護下,與對面的「教育園區」連成一體,襯映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象。木造的日式古厝,原是「花蓮港廳鳳林支廳長官官舍」,後來成為鳳林國中第一屆校長張七郎的宿舍。 張七郎一生堅持教育可以翻身,這個理念也影響鳳林地區後代子孫。為了感念張七郎,鳳林鎮公所向中央爭取經費,2003年將宿舍改建成「校長夢工廠」,隔年正式定名,日式宿舍因而轉型,成為闡揚校長們勤奮勵學精神的場所。 校長夢工廠的常態展以「鳳林校長口述史」為基調,透過「校長留聲機」可以聽到閱歷豐富的校長說故事,進而認識地方歷史文化。展示館內還陳列校長們成長、學習、奉獻教育的豐富資料,也有早年教學用的大算盤、風琴、打字機、手搖鈴等,以及許多日治時期與教育有關的文史書籍。 展區內設有「校長說故事」屏風,記述早年如何推廣「勸學、勤學」;另一隅的「祭孔」流程布幕,則提倡尊師重道,學習孔子「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精神。 在校長夢工廠後方,有一個香爐造型的「敬字亭」。敬字亭又稱為「惜字樓」,早年文人認為文字十分神聖崇高,學習不易,寫在紙上的文字,不能隨意褻瀆輕視,即使是廢字紙,也必須誠心敬意地燒掉,表示對書籍文字的尊重,因此若有文字紙張要銷毀,都會送到敬字亭焚燒。 這個花東地區唯一的「敬字亭」,彰顯鳳林客家人「晴耕雨讀」、「勤儉篤實」的傳統美德,對在地人而言,具有濃厚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前一篇文章 國立台灣美術館 以異人視野 開啟想像與探討 下一篇文章 新店文史館 九二故事巷 看見歷史記憶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瑞穗生態教育館 認識山林保育 物種平衡共生澎湖生活博物館 菊島民俗風情 海洋文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