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楊浦高中名譽校長】從教68年 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于漪 文/記者吳振東 |2019.11.03 語音朗讀 20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于漪榮獲「年度特別緻敬人物」,登台領獎。圖/新華社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于漪,今年高齡90歲,但依然以奮鬥姿態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培養最前沿。當她發現學生都愛周杰倫和《還珠格格》時,立刻加以研究;她說一名好老師,就要有能力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 圖/新華社 于漪(中)與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的年輕教師們交流。圖/新華社 二○一五年,在「上海市尊師重教紀念碑」前,于漪(右三)與新教師們合影留念。圖/新華社于漪(前排中)參加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語文組老教師回校再聚首活動。圖/新華社 文/記者吳振東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于漪,今年高齡90歲,但依然以奮鬥姿態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培養最前沿。當她發現學生都愛周杰倫和《還珠格格》時,立刻加以研究;她說一名好老師,就要有能力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 于漪,這是一個在談到新中國語文教育思想變革時不得不提的名字,也是無數中國大陸教師心中的偶像。六十八年的執教生涯,于漪用「站上講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等主張在大陸產生重大影響,被譽為「育人是一代師表,教改是一面旗幟」。 開設公開課近二千節、培養三代特級教師、著述數百萬字……如今已九十歲高齡的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人民教育家」于漪,依然以奮鬥姿態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培養最前沿。 沒有廢話入耳入心 在她教過的學生中,有人在畢業十幾年、幾十年後,還能整段背出她當時在課堂上講過的話、寫在黑板上的板書;在她帶教過的老師裡,有人為了「搶」到前排座位聽她上課,竟不惜專門配副眼鏡,冒充近視……于漪的語文課,就是有這樣的魔力。「流利動聽,如詩一般,沒有廢話,入耳入心。」于漪的學生、原上海閘北區第二中心小學校長葛起裕說。 到了耄耋之年,于漪研究起了周杰倫和《還珠格格》。因為她發現,孩子們都被他們「圈粉」了,而自己喜歡的一些比較資深的歌手卻很難引起學生共鳴。有學生直言:「周杰倫的歌就是學不像,好就好在學不像。」 這讓做了一輩子教師的于漪心頭一震。「我們想的和學生想的距離有多大啊!」她認為,一名好老師,就要有能力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教育絕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 走進學生的內心,是為了點亮一盞明燈。「教師的工作應該是『雙重奏』,不僅自己的人生要奏響中國特色教育的交響曲,還要引領學生走一條正確健康的人生路。」 在新教師培訓中,于漪多次引用英國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來闡明觀點:首先心中要有月亮,也就是理想信念,去真正敬畏專業、尊重孩子,還要有學識,如此才能看透「六個便士」,看透物質的誘惑。「滿地都是便士,作為教師,必須抬頭看見月亮。」 走進學生的內心,還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庸醫殺人不用刀,教師教學出了錯,就像庸醫一樣,是在誤人子弟。」于漪告訴青年教師,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不斷攀登,這種攀登不只是教育技巧,更是人生態度、情感世界。 執教生涯中,于漪總是想方設法讓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她首創教師與教師的師徒「帶教」方法,組成教師培養三級網絡——師傅帶徒弟、教研組集體培養、組長負責制。在她的發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並形成了大陸罕見的「特級教師」團隊。 目前,作為首都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師範院校的兼職教授,她又承擔起大陸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的重任。 教師這個職業,寄託著于漪一生的追求與熱愛。「我甘願做一塊鋪路石,讓中青年老師『踏』過去。」她說。 站在教改最前沿 于漪家裡有一本她專用的掛曆,掛曆上幾乎每一個日子都畫上了圈,不少格子裡還不只一個圈。她用「來不及」形容自己的工作,因為還有太多事情值得她「較真」。 當教育功利化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忙於帶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補習班,學校只盯著升學率的時候,她呼籲:「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學生學會做人。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當看到小學生寫下「祝你成為富婆」、「祝你成為百萬富翁」、「祝你成為總裁」這些「畢業贈言」時,于漪感到憂心。「『學生為誰而學、教師為誰而教』這個問題很少人追問,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動力方面多下點功夫。」 于漪還認為,中國教育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權。她多次撰文說,任何國家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必須傳承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培養為本民族、本國建設服務的人才。眼光向內,不是排斥國外,而是立足於本國,以我為主。 從教六十八年,于漪從未離開講台。她臂膀單薄而一身正氣,始終挺著中國教師的脊梁。「當我把生命和國家命運、人民幸福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永遠是有力量的,我仍然跟年輕人一樣,仍然有壯志豪情!」于漪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吉林省煎餅大王】 轉出幸福生活的圓圈 陳長有 下一篇文章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副院長】提燈女神為護理事業奮鬥 殷艷玲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漢光演習7月9日登場 3階段演練2025.06.2705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合作北大 香港人文教育中心成立北京大學簽2025.06.2708叢林學院弘法佈教賽 學子獅子吼嘹亮2025.06.2709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10【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茶藝師 張樂 用茶香「圈粉」巴黎黃葉早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鄭學松 非遺茶香代代傳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洋 跨界追光 科幻人生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杜靈傑 為引力子畫像的科學家【羅萊迪思董事長】王忠泉 將燈光業變身科技業鄉村教師 葉連平 97歲依然站在英語講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