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面觀】 錨定教養

文/林彥佑 |2019.10.30
3524觀看次
字級

文/林彥佑

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稱之為「錨定效應」,指的就是,當人們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會過度偏重以先前所取得的資訊和周遭環境,作為決策的參考,就算那些東西與決策沒有直接關連時,也會受到些許的影響。簡而言之,便是一個「認知偏差」的行為。在這個定義中,所謂的「錨」便是指先前的資訊,也就是一個基準點,而「錨定」則指依此基準點所做的決策與定論。

舉幾個生活上的實例,便容易解釋了。一個五百元的商品,在甲商店中,可能顯得很貴,因為甲商品賣的清一色都是定價兩、三百元的東西;然而,當五百元的商品移到高價的精品店時,它便可能成為廉價或毫不起眼的東西。又或者說,小明的成績是七十分,在一群資優生群聚的班級中,這個分數可能被視為差勁的表現,但是在普通的班級中,卻可能顯得還不錯;而這七十分,便是一個「錨」,好或不好的界定,都是這個數字因子在作祟。

那麼,這對學生、家長或是消費者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那便是,眼前所看到的現象,可能都不能直接下定論。

例如,七十分的學生,除了看到的「七十」這個數字之外,還得考量考題的難易度。如果考題很難,七十分就值得嘉許了,反之亦然;還得考量時間的多少,是在從容、可以多次檢查與思考的情況下完成的,還是在急迫的情況下作答,都會影響七十分的表面效度;又或是題型、單元、考試的節數,還有班級的氛圍、同學的因素等等,也都是在這個效應中所該考量的資訊因子。同樣的,商品的價格本身是一個確定的數字,但也要考量其品質、擺設的環境、消費者的需求與市場的平均價格等。

有了錨定效應的概念之後,我在教育的過程中,開始會去思考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也會在多方因素的理解中去評斷一個孩子。孩子現在的「錨/行為」,是生活背景、養成過程、內外在環境等多重影響而形成的特質;而當他被放到不一樣的情境中,就會得到不同的評價,他在自我覺知的當下,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與自我認識。若只從當下的表現,就去定義一個孩子,為其打上分數,不也是一種很武斷的刻板印象嗎?

一個孩子,會成為如今的他,最根本的仍是家庭教育的影響,比重約占七成,學校教育則占兩成,社會教育占一成。這樣的數據,是從一個不正式的講座中,隨機與學員互動所得到的數字。也就是說,雖然每一個投票者有著不同的「資訊」(居住地、教育環境、管教態度、社經地位、子女數),但是他們對孩子所受到的影響卻有著相同的認定,那便是所定下的「錨」──認同家庭教育的重要。而當錨定下了,我們就要積極地用各種正向、友善的方式,去陪伴孩子的成長,注意教養,留心他們所接觸到的事物。

教育孩子,其實並不等同於錨定商品的數字量化,因為前者無法定價,無法被貼標籤,也沒有絕對的評比標準;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會受到各種作用的牽引,才會形成眼前的他/它。所以,下次當你看到一個孩子的表面行為時,不要急著去責備或鼓勵他,先思考一下,可能是哪一些生長歷程,造就了眼前的那一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