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代表食物南瓜 可解毒還有5大功效。圖/取自網路。
編輯楊旻芳/綜合報導
每到萬聖節一定會想到南瓜,很多商家會拿出南瓜來做擺設,南瓜不但能吃而且可以玩賞,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歡。南瓜可以說全身都是寶,營養價值高,南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鋅、硒等營養素,也是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優質來源,可以解毒、顧胃,更是糖尿病患者的好朋友。

圖/取自網路。
南瓜的營養成分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南瓜列為30種抗癌蔬果之一。另含植物性化學物質,如:β-胡蘿蔔素、黃體素酚、甘露醇、果膠等,尤其是β-胡蘿蔔素含量是瓜類之冠。
1.解毒
南瓜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能達到解毒作用。
2.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
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癒合,適宜於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3.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
南瓜含有豐富的鈷,鈷能活躍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造血功能,並參與人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對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效果。
4.消除致癌物質
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並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復,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5.促進生長發育
南瓜中含有豐富的鋅,參與人體內核酸、蛋白質的合成,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固有成分,為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

圖/取自網路。
食用禁忌
南瓜性溫,胃熱熾盛者、氣滯中滿者、濕熱氣滯者少吃。更重要的是患有腳氣、黃疸、氣滯濕阻病者應忌食。
品種繁多,裡外都能吃
南瓜裡裡外外都能吃,南瓜皮可以醃漬成小菜或燉湯,有助於補血及預防攝護腺腫大;果肉是最常料理的部份,蒸炒煮炸都適合;南瓜子曬乾可以當零食,不過南瓜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鋅及鐵等,但熱量不低,每100 克達553 大卡,需控制食用量。
常見南瓜品種

1.東洋南瓜(台灣阿嬌)
香甜美味,口感帶點黏性。
2.美國南瓜(冬南瓜)
果肉脆嫩,適合涼拌,也可擺放觀賞。
3.東昇南瓜
西洋南瓜的一種,果實呈現扁球型,外觀為橘色、顏色鮮豔。
口感:肉較厚、口感鬆軟且甜度高,吃起來類似地瓜。
料理方式:適合做成南瓜派、南瓜濃湯或南瓜泥。
4.栗子南瓜
日系品種,是日本人最常料理的南瓜,果皮呈深綠、果型較小。
口感:果肉細緻綿密,口感鬆軟近似栗子,可以連著果皮烹調、食用。
料理方式:適合紅燒、煨煮,亦可以用微波爐烹調。

5.胡桃南瓜
口感綿密滑順,還有奶香味,又稱為「牛奶南瓜」。
6.大陸南瓜
又稱做金瓜,是台灣最常見的品種。果實長似木瓜,有分成綠色和黃色果皮,表皮帶有班紋,果肉是深黃色或橙色。
口感:肉質帶點黏性、水分較多,口感鬆軟,甜度中等。
7.南投南瓜
南投特有品種,味道清甜,口感偏鬆軟。

圖/取自網路。
南瓜怎麼挑選
►外表
首重挑選果型完整的瓜果,並檢查有無損傷及病蟲害。
►果皮
表面上有一層均勻的果粉,代表南瓜較新鮮;另外,越熟化的南瓜表皮越硬,可以用指甲輕壓南瓜皮,若留下痕跡代表瓜果尚未熟透,果肉不甜,買回家需要再存放。
►果蒂
挑選南瓜時務必選擇帶有果蒂的南瓜,且果蒂越枯黃、乾燥,就代表果肉已熟成,甜度高、味道好。
►顏色
南瓜種類不同,外皮顏色也有差異,外皮為金黃色的南瓜,挑選顏色越深黃的越好;綠色的南瓜則可以選擇外皮綠至發黑的顏色。不管是哪種顏色,表面紋理越清楚的就是較成熟的瓜果,甜度比較高。
若是已經切開的南瓜,瓜肉顏色越淡代表瓜果尚未熟透、風味較淡,建議使用清淡的調味料,才不會掩蓋住南瓜的香氣。
資料來源:良醫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