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麵包叔叔 偏鄉送愛20載

羅智華 |2019.09.28
6842觀看次
字級
陳進發定期將愛心麵包送弱勢,發心奉獻迄今已逾二十多個年頭。圖╱陳進發提供
陳進發展現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以無師自通方式自學繪畫、信手捻來就能勾勒出令人眼睛一亮的藝術創作。圖╱記者羅智華
陳進發(右)與太太侯月桃(左)是一同學佛多年的佛教徒夫妻檔。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走進陳進發開設在高雄的烘培坊,剛出爐的麵包香撲鼻而來,購買人潮湧入店內,店員忙著將麵包、糕點上架包裝,好生意可見一斑。從十六歲就開始當學徒的他、從初中畢業後跟著師傅學烘培,出師後自己開店創業。

因為嚴選天然原物料、不用人工香料,讓顧客「吃好逗相報」,逐步建立好口碑,不僅成為人氣旺盛的烘培名店,與太太一同學佛多年的他,更秉持佛弟子的慈悲精神,每周定期透過友人協助,將愛心麵包送到偏鄉給弱勢孩子、原住民學童,迄今逾二十多個年頭、送出上萬個麵包, 陳進發還因此被冠上「麵包叔叔」的稱號,只要看到他出現,孩子們就知道又有美味麵包可吃了。

分擔家計

放棄升學當學徒

六十四歲、來自台南七股鄉村的陳進發說,烘培其實原本不在人生規畫中,當年以優秀成績考上五專第一志願高雄工專,原本滿心期待一圓升學夢,沒想到卻因爸爸經商不順、債台高築,孝順的他為了不造成家裡經濟負擔,忍痛放棄升學,到麵包店裡當小學徒,跟著師傅從揉麵糰開始學起,回憶起那段學徒生涯,他仍記憶猶新地笑說:「當時真的很辛苦,每天一早六時就開始進廚房備料、做麵包,一直到接近午夜才能休息」。

但辛苦終究有代價,腦袋靈光、學習力強的他很快就掌握到做麵包的訣竅,不僅烘焙技巧日益進步、出師後創業當頭家,他更不忘精益求精,考取專業烘焙證照。不只如此,有所堅持的他認為食品業等同於良心事業,要給顧客品嘗之前,必須自己也能安心吃下肚才行,也因此在烘焙用料上格外用心,不偷工減料。

靠著好手藝與童叟無欺的經營態度,讓他很快在烘焙界闖出名號,除了不少顧客第一次吃了他的麵包就成為主顧外,他更不吝傳授烘焙技術,培養多位優秀麵包師傅往大陸發展,將美味的台式口味麵包帶至對岸、頗受好評。

細心勾勒

彩繪觀世音菩薩

除長年送愛心麵包給偏鄉孩子,從小愛塗鴉的陳進發,更利用工作之餘展現藝術天分,自學繪畫、信手勾勒令人眼睛一亮的畫作,當兵時還曾以「十大建設」版畫作品榮獲陸軍文藝金獅獎。他起初先從人物肖像畫開始臨摩,再逐步延伸至佛教彩繪,作品不只受專家肯定,更受邀在國際文藝協會聯展中展出。像是他的第一幅佛畫作品《觀世音菩薩》,就繪製地維妙維肖,菩薩面容看起來莊嚴柔和、慈眉善目。此外,他還曾花了前後三個月時間完成相當於一個人身高的巨幅關聖帝君像畫作,在其細心勾勒描繪下,關公形象不只威風凜凜,更展現出義薄雲天的忠勇精神。

不僅如此,陳進發還巧妙運用撿來的漂流木與石頭,加上黏土捏製出姿態生動、炯炯有神的達摩祖師像與觀音像。他笑著說,明年自己就年滿六十五歲,可以準備退休了,接下來打算從烘培師轉換身分成為藝術創作者,投入自己熱愛的佛畫繪製與佛像雕塑,將信仰與藝術相結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