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天寺找出明代的古石爐,十分珍貴。圖/蔡維斌
鳳天寺找出明代的古銅雙龍淨爐,十分珍貴。
圖/蔡維斌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土庫鎮鳳山寺是廣澤尊王開基祖廟,但建廟三百八十五年來卻一直苦無文物可佐證歷史,使沿革淪為口傳歷史,去年卻神奇地在廟公床底下,找到了「鎮廟之寶」,包括:銅製淨爐和石爐等四件文物,底部刻鏤著大明洪武、宣德等年間製,並獲中國大陸祖廟認證,廟方歷史重見天日,也讓雲林多了一座超過三百年的古廟;廟方喜出望外,宣布將於十四日開辦該廟有史以來第一次遶境,來慶祝三百八十五歲生日。全台各地三十多家友廟共襄盛舉。
鳳山寺主委郭建太指出,該廟歷史悠久,但長久來除了正殿兩座木匾,過去流傳一些文物都未能好好保存,重要古文物不知遺落何方,廟方一直找不著,但尊王曾只一再指示:「會有下落!」
「文物出土重見天日,有一段神奇故事!」郭建太說,鳳山寺服務數十年的廟公突然想退休,獲廟方同意,廟公離開後曾派人整理寢室,當初就一再懷疑文物藏在床下,但怎麼找也找不到。後來廟公住數十年房間另有他用,且榻榻米下的合板也老舊,於是動工拆除,沒想到,在床底的角落地下,發現一包東西,打開一看竟然有兩個古銅淨爐、一個石刻香爐,還有一支鐵烙器,銅器底部更鏤刻大明朝洪武,以及宣德製等字樣,廟方如獲珍寶,原來這些就是尊王所指示的廟寶。
郭建太說,尤其一座淺底寬口的雙龍淨爐,更刻有「洪武六年仲春工部尚書董直鑑鑄」,證明是明代官方所鑄造的銅爐,十分珍貴。這批文物重見天日,像是送給廟方最大的生日禮物,可說是廟方大喜之日,將把文物送進一步鑑定後,典藏為「鎮廟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