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逾五百位喜愛閱讀的愛書人七日齊聚鳳山講堂,一起研讀《星雲大師全集》的《談淨土法門》。課程安排有經典導讀、帶領討論、主題論壇等,從書籍內容、生活經驗,實際修持等面向,眾人深入學習淨土法門,建立正確知見。
鳳山講堂監寺妙麟法師歡喜見到大家一起來讀書,他說明,讀書能讓人明白事理,愈來愈有人緣,法師也提醒大眾「以道為友,以法為樂,以緣為親,以佛為師」。
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擔任導讀,並說明淨土就是清淨國土、是菩薩度化眾生所成就的清淨處所,法師勉眾要修五戒十善,發四無量心,常跟大眾結善緣,為大眾服務。隨後,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莊月香主持「大家怎麼說──帶領討論」,引導大眾各自分享對淨土的感受。
「主題論壇──淨土法門的理論與實踐」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石娟娟主持。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佛光山抄經堂堂主慧義法師,佛光山都監院書記慧讓法師擔任與談人。
心培和尚在書籍中看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介紹的西方淨土,一接觸就心生歡喜,並提及想到極樂世界必須要修「三福」,具備「信、願、行」三資糧,以及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心培和尚現場帶領大眾稱念佛名,只見一片念佛音聲,大眾專注在聲聲佛號,彷彿心地已經到達佛國淨土。
慧義法師談人間淨土,指出「行遠必自邇」,無論到任何淨土,都要從腳下開始。十方佛土看來很遠,但是修八正道、十善業時,就已經在淨土中了。西方淨土的環境也可以在人間,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只要轉化心境,淨土就在當下。
慧讓法師以自身修持為例,說明「一心不亂」要下功夫去修行,但不是耽溺在靜中,而要在動中磨練。處理世間事,「三好、四給」有很大的功用;又例舉一位外傭常聽老菩薩念阿彌陀佛,雖然外傭另有信仰,但也因聽聞佛號而結下因緣,念佛法門的殊勝,讓自己與他人都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