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長照專車 多處崎嶇難行

 |2019.09.08
2333觀看次
字級
「小驢行」去年進駐台中市和平區,載送偏鄉長者就醫。圖╱曾原信

【本報綜合報導】高齡化社會,偏鄉長者多數面臨沒車搭的交通困境。目前雖有不少偏鄉運輸模式,卻出現「載一趟、賠一趟」的經營難題,也出現很多老人家資格審核不符,專車「看得到卻搭不到」,突顯國內長照交通斷鏈的問題。

為解決偏鄉長者「行的不易」,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所長侯勝宗團隊研發一套交通媒合系統,與一家Uber租賃業者合作,開創社會企業「小驢行」,去年底進駐台中市和平區。

他們向台中市衛生局申請長照2.0接送服務,募款購置三台無障礙車輛,與當地教會合作,雇用梨山在地原住民司機,透過「小驢行」進行聯合派遣,服務梨山、新佳陽、松茂、環山等四個部落,將山上老人家載往台中、宜蘭就醫或復健。

雖然解決當地長照接駁困境,卻是「載一趟、賠一趟」。侯勝宗說,長照專車接駁是以「趟次」計算,跑一趟平地可獲二百三十元補助、山區三百元。以台中市幅員廣大的和平區來說,若加上陪伴者免費,等於兩人收三百元,一趟路頂多坐三組人,等於收九百元要開一百公里,導致路程愈遠、業者愈不願經營。

此外,長照接駁專車只能載送符合長照2.0資格的長者,絕大多數部落長者看著車來了,卻搭不到。除了長照資格嚴格,審查方式也讓在地怨聲載道,相同病症的長者,「他可以、我不行」,往往只能眼巴巴看著車走了,再各自搭乘白牌車就醫。

極限村落  仍被漏接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教授蘇昭銘曾統計,全台高齡人口超過百分之二十五,五百公尺內沒有任何公車站牌的「極限村落」達三十四個。交通部公路總局過去一年深入村落拜訪,透過公車繞駛、延駛,補助中小型「幸福巴士」接送,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有不少村落被「漏接」。

過去一年,除了侯勝宗的「小驢行」,眾社會企業創辦人、文藻外語大學副校長林崇偉也推動「幸福輪轉手」,串連台積電、裕隆、台灣中油、中華電信等企業及南迴促進關懷服務協會,「有車出車、有油出油」以CSR(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台東偏鄉。

基本民生 也需接駁

今年八月,交通部科技顧問室在新竹市尖石鄉舉辦一場「偏鄉交通服務、公私立協力同行」,邀請各界分享偏鄉交通解方。

科顧室也推動「花東地區智慧交通計畫」,委託鼎漢公司在台東延平等地試辦,針對缺乏公共運輸的地區,與在地組織合作建立派遣機制,盼能「讓在地車輛、服務在地人」,然而共同的難題都是「如何永續」。

台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張學孔說,這類「極偏鄉」地區已超過過去偏鄉的定義,長照專車雖可減低長者不確定性的焦慮,但除了審查資格是否能讓城鄉有別,偏鄉除了長照,還有基本民生,他們更需要的是社區接駁,要載人、要載貨,必須整合交通部、衛福部、內政部、原民會,甚至教育部的資源,打造在地「行」的整合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