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學生聯合儀隊保持海軍陸戰隊的傳統,在槍口裝上刺刀。雖然並沒有開鋒,但一旦掉槍失手,還是很容易劃傷自己或隊友。一場排練或表演下來,總有人要擦藥包紮。曾文家商的林玉翎手臂流血,痛得眼淚汪汪,但表示儀隊練習很辛苦,也經常受傷,但不後悔加入。
就讀台南港明高中的謝甫鍵,覺得儀隊辛苦是必然,不過「既然是喜歡的工作,跪著也要爬完」,自己本來就對「紀律」頗為認同,因此畢業之後,不排斥從軍之路。
並非所有學生一開始,就能接受軍事文化;恆春工商儀隊第三屆的張祐綸,高一時是學校頭痛人物。出身單親家庭的他,放學後常在外流連,老師只要念幾句,立刻背書包走人。張祐綸說,國中畢業時媽媽曾問要不要讀軍校,他那時很排斥,因為從電影看到,軍人很不自由、什麼都要被管。在恆春工商的新生訓練,看到儀隊學長演出,覺得很酷,所以決定加入。雖然每天都要犧牲休息時間,不認真練習或功課跟不上,還會被教官罵。但儀隊帶來的榮譽感,使原本叛逆的他,找到認同的方向。去年畢業後,為協助分擔家計,張祐綸考入陸戰隊,並加入儀隊。
包括張祐綸在內,恆春工商儀隊成立五年來,已有十多位畢業生加入陸戰隊。二十八日在澄清湖球場,與學生儀隊同台演出的陸戰儀隊,當中就有四人。
林俊成說,曾有學生因為有犯罪紀錄,住在收容機構,但加入儀隊後,行為表現穩定,讓社工人員和法官頗為訝異,特別請他討論如何推廣,協助更多孩子。
海軍陸戰隊指揮官王瑞麟中將說,陸戰儀隊其實沒有專屬編制,而是指揮部警衛官兵「公餘兼任」,有時還要北上支援儀隊勤務。在國軍員額縮減又轉型募兵情況下,維持表演能量的確愈來愈辛苦。林俊成離開部隊,卻始終心繫陸戰隊,積極協助招募新血,陸戰隊不管是情感或現實面,都盡力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