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磚窯有十三目拱型相連的紅磚建築體,目與目之間的「麻雀頭」是雨天用來排水之用,雨滴會從鳥嘴流出。圖/戴永華
【本報宜蘭訊】宜蘭市津梅地區早年是台灣生產「磚仔窯」的重鎮,但一九八一年後,鋼筋混凝土大量取代紅磚建材,磚窯廠陸續停工,目前只剩一座完整的窯體「宜蘭磚窯」及以前運送磚塊的軌道。
宜蘭磚窯從清朝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北津里長吳聰德說,清朝中葉漢人移居來台,同時引進閩粵地區的燒窯技術,宜蘭開始有人以土窯製磚,直到日治時期發現津梅地區的土質黏性極佳,於是陸續設立磚仔窯。宜蘭磚窯已停產三十餘年,外觀保存完整,也是縣內僅存傳統的「目仔窯」,目與目之間的「麻雀頭」是雨天用來排水之用,雨滴會從鳥嘴流出,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