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探索驚奇祕境 與海永續共生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胡巧鵝 |2019.08.12 語音朗讀 20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圖海洋環境廳展示珊瑚礁,如同天然的消波塊,自然的防波堤,能吸收或削弱海浪衝擊的力量,保護海岸線,減少侵蝕。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通過深海展示廳的入口隧道,讓人體驗壓迫感劇增的深海環境。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海錯奇珍生物特展展示中華鱟。中華鱟廣泛分布亞洲,存在時間更勝恐龍,為活化石。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兒童廳推出小水滴旅行,讓小朋友 體驗水的循環路徑。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區域探索館展示漁夫補漁網。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水產廳展示台灣水產養殖生物種類 多樣,技術更是首屈一指。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登陸‧作戰-兩棲爬蟲動物特展,透過 生態攝影與藝術,展現美麗的蛇皮花紋。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海洋科學廳透過 地球展示系統,讓 觀者看到地球的樣 貌。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海洋文化廳透過 大海顯現的眾生圖 像,如漁夫、潛水 夫、紀錄片工作者 等,讓大家看到最 動人的容顏。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胡巧鵝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位於基隆八斗子地區,是由主題館、海洋劇場、區域探索館3大建築組合。主題館保留日據時代的北部火力電廠鋼構,成為展示長廊,又高又深的空間設計及光影的游移,讓參觀者宛如置身深海;海洋劇場以台灣常見的抿石建材,組成了特殊魚鱗板的造型;區域探索館有船舶設計意象,有如一艘即將啟航的海洋建築。 常設展 一、主題館 船舶與海洋工程廳 以船舶與海洋工程為主題的展示廳,展示台灣在發展船舶建造及港口規畫技術上的成果。 大型貨櫃船駛進展廳,近距離體察船運與人類生活、經濟發展密切關係,透過互動展項的觀察及操作,了解海洋工程、水下技術及現代船舶科技的奧祕。 海洋科學廳 解構地球海洋的內涵與特性,並透過多元互動方式,深入淺出地學習到海洋的科學特性以及海洋科學研究的成果,感受到海洋科學發展對人類帶來的福祉。 海洋環境廳 從海岸到海底,多變的地形景觀與環境生態,感受到台灣海洋的獨特、豐富與美麗。凸顯「地質、珊瑚礁、沙地、大洋」整體環境與人的關係。 兒童廳 特別為兒童設計一座海洋兒童樂園,從海中賽跑、水滴旅行、小小漁夫等互動遊戲中,讓兒童認識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並感受生活與海洋之間的關係。 深海影像廳 「深海影像廳」是由功成身退的「北部火力發電廠」鍋鑪室改建,其建築本身也是獨具風格的展項,寬廣、挑高的空間與結合特殊的光影及環場音效,塑造出海洋巡航的效果,虛擬展示手法呈現深海世界,藉由穿越過去、未來不同的時空脈絡,創造出深海探索的奇幻旅程。 深海展示廳 海的深處寒冷無光,卻藏著多少驚奇與資源。運用歷史建築「北部火力發電廠」鍋爐室的特有空間,隨著水下載具共同探勘,認識海底特殊的生態系,在微弱燈光下,帶領參觀者探究神祕、深不可測的深海祕境,除一窺深海生物與生態系的神祕面紗外,亦發現深海擁有許多珍貴的資源,提供人類所需要的元素。 水產廳 進入「水產廳」之前,將先穿過「漏煤槽」的過渡空間,這是北部火力發電廠「漏煤槽」的位置。充滿氣泡意象的「漏煤槽」,讓人逐步沉浸於大海氛圍當中。 海洋文化廳 踏進海螺造型的入口,即以序曲「海洋的幸福版圖」,展開海洋文化廳的故事,跟隨各個展示單元,以多元視角呈現台灣島嶼上,人民依海維生、與海相依的生活,聽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海風下的容顏」故事主角即是以海為生的蚵女、牽罟、鹽工、海女等。「人與海的友善互動」,包括了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如何扭轉觀念,與海永續共生。 二、海洋劇場 海洋劇場螢幕高約22公尺、寬約29公尺,是目前全台灣最大的IMAX銀幕。巨型銀幕提供了立體的視覺效果,再搭配全數位化環繞音效所成的聲光震撼劇場,聲光效果十足。 三、區域探索館 展廳以「海洋孕育了這塊土地」為主軸,收羅地方記憶、自然美景及產業特色,勾勒出地方豐厚的海洋文化底蘊。記錄八斗子的人事物及回憶,透過展示讓歷史畫面得以重現,並以景觀、人文、產業等看到自然與人文美景。 特展 登陸.作戰-兩棲爬蟲動物特展 展覽日期:2019/06/27~10/27 特展有80隻以上的珍稀兩棲爬蟲、化石、標本與模型,可了解兩棲爬蟲動物的演化歷史。 特展出現2公尺的澤巨蜥、世界最大品種淡水龜、保育類的綠蠵龜以及劇毒的海蛇,也有受小朋友喜愛的變色龍、鬃獅蜥等。民眾可近距離觀察與接觸稀有的兩棲爬蟲動物,一改大家先前對兩棲爬蟲動物冰冷的印象。 海錯奇珍生物特展 展覽日期:2019/07/05~11/04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海科館結合人文藝術、新媒體及海洋科學之特展。以故宮典藏〈海錯圖〉第四冊為主軸,展陳新媒體藝術、現代海洋生物、化石標本以及生物圖譜複製圖。 〈海錯圖〉為清代民間生物學家暨畫家聶璜所繪製,「海錯」兩字是形容水中生物的錯雜紛陳,多種多樣。當時畫家憑著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多年來四處行走、搜集、記錄、分析、考據、訪談等,完成了〈海錯圖〉,故宮所珍藏〈海錯圖〉第四冊的生物包括鱟、蟹、蝦、寄居蟹與水生昆蟲等。此次特展將古圖譜中的水族生物對照還原,可以一窺古畫中的真實生物世界。 前一篇文章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化石原鄉 打造古生物樂園 下一篇文章 收藏不私藏 成就玩具文化深度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鶯歌陶瓷博物館 國際陶藝雙年展 驚豔美學創藝泰山娃娃產業文化館 小女孩夢想 玩偶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