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多素少肉救地球 |2019.08.10 語音朗讀 21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綠色和平運動人士八日在日內瓦拉起布條,寫著「少肉等於減碳,現在開始為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圖/法新社 善待動物組織和印度的動物權利倡議人士今年在國際森林日打扮成老虎、斑馬和長頸鹿,呼籲以吃素方式救森林。圖/法新社 聯合國機構八日針對氣候變遷與個人飲食習慣的關聯性發布報告,宣導以蔬食取代肉品。專家強調,雖然救地球的方法不只有吃素,但仍應少攝取肉類。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機構八日針對氣候變遷與個人飲食習慣的關聯性發布報告,宣導以蔬食取代肉品。專家強調,雖然救地球的方法不只有吃素,但仍應少攝取肉類。 根據華府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相較於植物性蛋白質,生產一份牛肉需要二十倍的土地面積,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多二十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八日發表報告指出,想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兩度以內,需要藉由以蔬食為主等方式,大幅改善土地利用。這份報告綜合了來自五十二個國家地區、一百零七位專家的意見。 土地資源消耗太快 飲食方式息息相關 根據報告,全球已有五億人的居住環境變成沙漠,土地消失速度比土地形成速度快了十至一百倍。問題是,氣候變遷讓情況更糟糕,因為極端天氣打亂全球糧食供應,長遠來說可能減少供應量。目前全球百分之十人口營養不足。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對全球糧食供應造成威脅,而人類製造食物的方式正加快全球暖化速度。報告提醒,至本世紀中葉全球還會再增加約二十億張嘴,很難在不讓地球升溫的情況下,增加糧食產出。 目前食物生產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超過一半與動物類相關,當中牛、羊占一半的碳排,牛隻又屬最大宗。 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威脅是雙重面向。一方面需要土地放牧牛隻、種植大豆當飼料,造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積減少,尤其在巴西一帶;另一方面,牛隻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甲烷。 多吃穀、豆和蔬果 省錢健康又救地球 報告認為,若人們採取以蔬食為主的均衡飲食,對抑制氣候變遷會有很大助益。IPCC鼓勵攝取全穀類食物、豆類製品、蔬菜水果和堅果。 IPCC聯合主席、倫敦帝國學院環境政策中心教授史基(Jim Skea)說:「特定飲食方式具有較低的碳足跡,整體而言,減少肉類攝取,將能確保更多的食物取得。」 擔任IPCC影響、適應及土地弱點工作小組主席的德國生態學家波特納(Hans-Otto Prtner)表示:「我們不想告訴大家要吃什麼,但若許多富裕國家民眾降低肉類消耗量,政府也能拿出適當的政策誘因,這麼做(少吃肉)對氣候及人體健康都有益。」 吃得健康一大關鍵在於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民眾只要一天中攝取多種堅果、豆類和穀物,便可滿足一日所需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包括健康脂肪、纖維質和抗氧化物等。 美國頂尖醫院、明尼蘇達州馬友診所推廣健康無肉餐,選擇豆類、蔬果和穀物為主餐點,不僅能獲植物性蛋白,且花費更低。 一份統計指出,全球浪費食物情況最嚴重的國家是美國。全美生產的農產品中,高達五成遭丟棄,換算起來每年約有六千萬噸、價值一千六百億美元的浪費,等於所有食物的三分之一,同時也造成環境汙染。美國已訂定全國減少食物浪費的目標,希望在二○三○年以前把食物浪費減少百分之五十。 前一篇文章 【電影變現實】 玉米田棒球場 大聯盟夢幻成真 下一篇文章 找到了!行善5年神祕人是他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習李會加強中韓戰略溝通 促北韓重返對話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人口挑戰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輝達攜南韓 打造主權 AI 基建習川會沒談台灣 美降關稅、陸暫停稀土管制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