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企盼擁有一口潔白美麗的牙齒,但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稽查發現,市售美白藥劑產品每六件就有一件標示或成分不合格。(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不少人企盼擁有一口潔白美麗的牙齒,但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稽查發現,市售美白藥劑產品每六件就有一件標示或成分不合格;在標示方面,抽查的二十八件產品中有五件不規定,不合格率為百分之十七點八;在成分方面,抽查的十八件產品中有三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為百分之十六點六。
衛福部食藥署今年一至四月執行「一○八年度牙齒美白化妝品聯合稽查計畫」,走訪四十家化妝品公司或製造廠,以及三十九家美白牙齒診所、藥妝店、大賣場、藥局等,抽驗牙齒美白化妝品的包裝標示與成分。
衛福部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周珮如表示,稽查結果發現,在標示方面,抽查的二十八件產品中有五件標示不符規定,不合格率為百分之十七點八。不合格產品包括「極淬亮白美齒組」、「速立潔美白潔牙筆」,和尚未在市場流通的「W.WHITE牙齒美白光感凝膠」等,違規情節主要為產品標示與原核准內容不符,例如包裝標示的製造廠跟原來被核准的製造廠不同、包裝標示成分與原來被核准的成分不符、國外輸入的產品沒有中文標示等。
周珮如表示,在成分方面,抽驗的十八件產品中有三件產品主成分含量與原核准含量不符,不合格率為百分之十六點六。不合格產品包括「極淬亮齒美白筆」、「速立潔美白潔牙筆」等,民眾購買到成分不足的產品可能影響美白效果。
周珮如表示,民眾選購牙齒美白產品前,宜先諮詢專業醫護人員,再至有信用的店家購買。購買時,宜確認包裝有清楚完整的業者聯繫方式,出事才找得到人;另外,國外進口的產品一定要有中文標示,沒有中文標示就不是合法報驗輸入的產品。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副教授、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表示,牙齒美白藥劑主要透過雙氧水成分為牙齒降低色階,不過市售產品成分濃度不一,且每個人牙齒狀況不同,很難一致建議多高的成分濃度與使用頻率是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