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天氣炎熱,因熱而導致身體不適就醫的病例也跟著增加,醫師提醒不同的熱傷害,有不同的處置方法,最嚴重的是無汗的熱中暑,如果不早點送醫,可能喪命;而其中又以兩種人最容易發生熱傷害,要特別注意。
一名男大生最近在烈日下玩三對三籃球賽,打了幾個小時候出現腹部抽痛的症狀,因為疼痛劇烈而就醫,診斷為因為高溫而導致的肌肉痙攣,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蔡忠紘表示,主要是天熱運動大量流汗,造成體液喪失與電解質失衡,而導致肌肉痙攣。
蔡忠紘表示,民眾常聽到的「中暑」,其實只是熱傷害的其中一種。所謂「熱傷害」,就是當人暴露在高溫環境下,若無法有效散熱,就會因體液的過度流失,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
特別是有些人服用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抑制腸胃蠕動用藥、或是某些抗精神病用藥,會抑制排汗,更易造成熱傷害,有服用的民眾要特別留意;老年族群家屬更要提高警覺。